长江日报武汉客户端6月15日消息 6月15日是2022年“全国低碳日”,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的学生们把积攒了一个月的“宝藏”搬到了操场. 整理、清点,存入“银行”。 本学期,学校建设了“再生资源银行”,用于存放学生收集的可回收垃圾,并为每个班级设立“低碳账户”。 学校定期将垃圾回收“银行”用废饮料瓶回收利用,将“低碳价值”存入每个班级的账户,鼓励小学生参与低碳环保行动,共创美好家园。
大兴路小学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饮料瓶和废纸箱,背后是“再生资源银行”。记者刘佳摄
上午10:00,各班级的学生排着长队来到操场,清点和整理积攒了一个月的可回收物。 牛奶盒、饮料瓶、废纸盒……同学们将可回收物品分类整理后清点后放入“再生资源银行”,放入各自年级的储物柜中。 五(2)班的同学刘可欣告诉记者,学校在每个班级都放置了“回收箱”,学生平时会将可回收物放入“回收箱”,每周整理打包。 一个月下来,大家已经积攒了100多个空饮料瓶,每天喝完的牛奶纸盒也堆放得整整齐齐……同学们把所有的可回收物都带来了,准备存入“银行”。
学生们清点清点各班收集的可回收物,放入“再生资源银行”。记者刘佳摄
记者看到,这个校区的“再生资源银行”就像一座透明的小房子,紧挨着教学楼一楼的过道。 师生每天来来往往都能看到张贴在“银行”上的可回收物分类明细。 本学期,学校每月举行一次集中收集,对各班收集的物品进行日常分类汇总,做好“进业”统计记录后用废饮料瓶回收利用,学校请专业回收机构进行现场回收。购买,并根据统计数据,添加了每个类的帐户。 在“低碳价值”上,回收的钱全部捐给公益组织。 每个学期,学生都可以用积累的“低碳值”来换取奖品。 当天,孩子们共回收了200公斤废纸盒和1500多个饮料瓶。
学生们清点清点各班收集的可回收物,放入“再生资源银行”。记者刘佳摄
“垃圾分类和回收只是努力的事情,却能让地球环境越来越好,‘再生资源银行’很有意义!” 二(四)班学生王玉泽说,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 处理后可重复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现在,他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经常拉着父母去收快递箱和易拉罐回收。
课间休息时,大兴路小学的学生们做小游戏,在欢乐中背诵垃圾分类常识。记者刘佳 摄
大兴路小学是一所以环境教育着称的学校。 王继成校长表示,这个“再生资源银行”的成立,将让师生们分类垃圾,形成低碳生活行为,引导学生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长江日报记者刘佳通讯员陈禅山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