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建筑垃圾如何处理? 填埋或焚烧会给环境带来压力。 创新垃圾处理方式,挖掘循环利用价值,可以有效节约资源,更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借助红色循环体系,上海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2020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85%以上,再生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有益探索。
在广州市通州区,永定河休闲林风景区东侧的一块空地上渣土可以回收利用,600平方米铺满“砂石”的水池格外醒目。 用于净化水质的“砂石”是建筑垃圾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滤料,主要来自昌平苏家沱、海淀四季青和通州沙河三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 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医药总量超过6万吨。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 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弃渣要转化为废弃物。对工程开挖、矿坑等实施修复、平整、绿化等方式,对弃料等废弃物进行再加工渣土可以回收利用,生产再生产品。 同时,着力破解再生产品推广利用困境,打通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最后一公里”。
■运单更红
12000辆新技术渣土车
渣土车的声音很大,多拉飞快地逃跑,烟尘很多,乱扔。 过去,人们对建筑垃圾处理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第一印象”。 在位于广州东南三环的“零交通事故、零违章”的醒目标语旁,一排排新投入使用的红色渣土车蓄势待发。
这些渣土车是纯电动运输车辆,续航里程可达280公里。 能否完全替代传统燃油渣土车,实现行驶过程中的零污染、零排放、低噪音。 驾驶舱中间还有一个指纹识别系统。 驾驶员在启动车辆前必须进行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 如果司机不是自己开车,汽车就不会启动。
“如果司机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车子就会被锁死,渣土就很难倾倒,这样才能对渣土车进行闭环管理。” 公司总经理吴宪介绍。 随着红色运输车队的成立,偷运、倾倒渣土的顽疾得到了治愈。
“黑科技”要发挥作用,离不开机制创新。 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由区政府负责。 通州区通过特许经营,打造“绿色交通主力军”,积极探索拆运新模式,切断拆运利益纽带,取缔渣土非法运输和非法倾倒。 记者从海路云公司了解到,司机本身并不直接参与运营,公司在对他们的评价中也更加注重安全和“环保”,杜绝违规车辆上路行驶。
截至目前,全市1.2万余辆取得建筑垃圾运输许可的车辆已加装车载监控装置,并将数据上传至“北京市建筑垃圾车辆运输管理系统”。 , 监督车辆的运行。 同时,住建部门在全市各工地门前安装车牌识别装置,方便施工单位辨别渣土车真伪,杜绝“黑车”进出。
■处置更规范
年加工能力近8000万吨
苏家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现场,建筑垃圾运至这里进行破碎筛分,生成优质再生品级,生产各种再生产品,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目标是实现利用率达95%。
项目负责人尹福恒介绍,再生级配按一定骨料拌和碾压后,地基承载力高,可直接应用于软弱地基、竖井砌筑、路基回填、积水等。治理、场地抑尘等工程; 可部分或全部代替自然级配生产再生无机混合料、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产品。
相对而言,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的再生级配因其硬度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但由于圈梁建筑垃圾硬度相对较弱,附加值低,“精材”充足的情况下,处置企业也不愿意接收。 为此,深圳市对处置费实行阶梯定价,解决企业“挑食”问题。
记者了解到,苏家沱项目建筑垃圾处置收入达到每斤52.4元,其中垃圾形成单位收取30元,政府财政补贴22.4元。 “综合来看,只有收入才能覆盖加工成本,企业能否在微利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殷复恒说道。
同时,为鼓励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上海市住建、经信、发改等部门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列为“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增加有关企业营业执照的内容。 确保处置费用享受税收优惠新政策。 南京也在大力推广“NX”模式,“N”指固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鞋厂,纳入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卫发展规划,确保项目用地、环评等手续顺利进行和稳定性评估; “X”为临时资源处置设施,主要用于解决集中拆迁垃圾。 截至目前,上海共建成固定设施5座、临时设施86座,设计资源处置能力接近8000万吨/年。 同时建有建筑垃圾填埋场13个,工程垃圾接收取用弃渣利用点300多个。
■广泛的产品销售
已售出1亿吨再生建筑垃圾
在永定河京西流域,建筑垃圾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滤料是净水的重要载体,每晚可净化处理中水约6万立方米。 与天然填料相比,再生滤料的成本更低,净化效果也不逊色。
再生产品的推广利用是建筑垃圾整治的最后环节,也是变废为宝、发挥“城市矿产”作用的关键一步。 2020年,上海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47亿吨。 建筑垃圾弃土或资源化处置总量1.26亿吨,填埋2148万吨。 回收率将达到85%以上。 再生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道路、园林绿化、河道治理等工程。
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认知度仍有待提高。 一些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习惯使用天然材料,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利用仍存疑虑。
为解决产品销售推广应用问题,解决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上海市出台一系列措施:有关部门将再生产品使用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审查范围,要求省级绿化项目按照每斤500吨按比例使用再生产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再生产品适用标准和工程用件名录,明确了各类再生产品的适用标准。 2018年以来,上海累计生产各类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1.2亿吨,销售利用1亿吨。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意识的不断进步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变金”变废为宝。
《人民晚报》(2021年03月26日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