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网讯(李开强 唐海东)宿县更车镇曾有“名声”,但这个名声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整个小镇被废塑料和垃圾覆盖,没有空地、没有沟渠、没有池塘,没有四合院,到处都是燃烧塑料垃圾产生的浓烟。” 这是曾经的更车镇给每一位路人的最初印象。
延续多年的小规模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模式收效甚微。 2015年,更车镇年处理废塑料总量约30万元,毛利却只有1.5万元,是在高耗水、超排污的情况下建成的。 事实上,在一年前的我市,像更车镇这样的“垃圾村”还有很多,像鸡肋一样尴尬。
2015年底,眼看着绿水青山被越来越多的废铁一寸寸侵蚀,省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对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进行综合整治市内。 半年来,全市6978户垃圾回收处理户全部清理干净,昔日的绿水青山正逐渐恢复原有的生机。
不过,壮汉断腕之后,还是要刮骨疗伤的。 目前,我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综合治理进入改革发展阶段。 人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没有了。 如何寻找新的金山银山? 变革发展刻不容缓!
全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综合整治工作召开以来,改革发展工作已经快速启动。 省委副主任、市长王天奇在全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治理工作衔接会议上强调:“推动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产业转型发展,不仅是是实现综合治理目标的长期手段,也是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出路在于鼓励其积极转变,二次创业,走正道。转型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 今年7月,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指导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改革发展方向,出台新的政策扶持保障措施等,力争通过二至五年的努力,实现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产业与人们观念的双重转变。
因为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简介,再好的绿水青山,也必须建立在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上。
岁月如水。 如今,改革发展之风映照着昔日满是废铁的土地,改革创业的绚烂之花骤然绽放……
蜕变,“更车模式”重生
更车镇曾经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废塑料加工基地。 鼎盛时期有8000多户加工户。 因此,改革升级之路愈发艰难。
“我们在规划更车镇改革发展时,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建设塑料制品生产基地,二是鼓励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和职工开展线上创业。” 市经信委书记王百胜介绍,“更车区具有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塑料产业集聚和可降解塑料原料供应优势,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和优质产品,打造特色电商产业。”
位于更车镇大中村工业园区,多年从事废塑料回收加工。 2015年底,塑料市场已经十分惨淡。 此外,我市还启动了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治理。 公司负责人李玉军开始思考转型之路。 他带领部分职工参加了宿县组织的免费考察团。 他南下北上,到各地考察。 最后,他下定决心,投资5000亿元,购置10台塑料成型机和2套PVC发泡板加工机械设备,从事建筑模板和家居卫生洁具的生产。 2016年3月,在省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更车镇大中村工业园区企业与格力大松家电、双鹿上菱电器等小家电企业的交流日益密切,而李玉军投资超过500亿元,购置4条冷冻侧条生产线,为小家电企业供应冷冻侧条。 “现在我们公司有60名员工,年销售额预计可达4600亿元,年收入可达300亿元以上,而且生产环境没有污染!” 李玉君笑着说道。
不仅大力支持和引导现有大型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更车镇还规划建设占地1300亩的电子商务产业园。 园区采用“政府统筹、电商独立运营、市场驱动发展、中心统一管理”的模式,着力培育“互联网+灯具”的品牌优势。 一个综合性综合电子商务集聚区。 目前,园区入驻淘宝户392家,物流品牌43个,其中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淘宝企业273家。
支持,真金白银助力腾飞
中通快递公网点代理人杨宝,当时还在从事粉碎物料的加工工作。 因为常年住在大中村,搬到了徐淮街,杨宝发现天猫木材在更车镇和毗邻的南京沙集镇的产品货运生意红火,货代一直有变化。 恰逢市政府要搞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治理,终于下定决心。 2015年底,羊宝与顺丰签订代理协议。 在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目前运营良好,日订单量1200多单。 预计2016年交易额将达到600亿元以上,收入可达50亿元以上。
对工贸流通领域的扶持补贴只是政府众多扶持政策的一部分。 为了让改革户和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区政府的新扶持政策,市经信委特编制了相关《政策集锦》和《政策详解》宣传册,发给大家锐意改革,动手创业。 “在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简介,按设备投资的1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150亿元;在电子商务领域, 10余款土产产品上架,运营6个月,以上及每月正常交易,一次性奖励1亿元;在现代农业领域,原创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和职工改制新办花木种植企业,租赁土地20亩以上,3年以上,每斤一次性补助500元。 ..” 仔细阅读《实施意见》,记者发现,这些补贴改革创业人员的措施不胜枚举,市政府对改革发展的支持可见一斑。 其实,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好的。 因此,《实施意见》用大量篇幅列举了原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从业人员的就业保障措施。 不同群体制定后备保障计划,坚决杜绝改革后失业的局面。
生态,“绿色交通银行”存储未来
改革发展指导工作开展以来,宿县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经信委等有关部门大力宣传市区指导新政,积极组织观摩、培训等活动,指导原企业主和从业人员创业再就业。 截至目前,宿县原有4887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经营户中,已有2523户完成改造,占51.6%;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1707户经营户涉及从业人员3796人,其中创业者101人,从业人员2566人。
“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完成,只能进行。”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市区产业特点,着力推动加工企业和经营户向园区集聚,鼓励和引导原有加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发展配套现有优势产业,实现改革升级,坚决杜绝二次污染。 同时,紧紧抓住这次综合治理的契机,按照产业链发展的基本思路,疏堵结合,长效整改,强化支持,跟踪推进,多措并举促改革和发展。
“看到原来的‘垃圾村’焕然一新,看到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们要多关注生活困难的从业人员,为有能力的从业人员提供公益岗位。做好老年人安置、帮扶和扶贫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实惠,有更大获得感。 在全市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治理专项督导时,省委书记吴国强深情地说。据悉,对于改革发展工作的组织安排,楚国强还强调要立足长远,着眼环境整治,积极争取基层支持,集新政策、集资金、聚力量,逐步改善生态环境。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之源,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