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全院长在教垃圾分类。记者杨涛摄
长江日报财经媒体6月22日消息 22日下午,在武汉市市政服务、大数据管理局、长江日报、长江网联合武汉市青年联合会举办的第256期驻场讲堂,主讲嘉宾胡思权为观众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胡思权纸的回收利用,武汉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常委,江汉大学二级院士,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进步奖。 22日在驻地报告厅,他用一组数据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1吨废塑料瓶可冶炼成0.7吨化工二次原料; 回收再利用1吨废纸,可减少砍伐20棵行道树; 60亿多颗干废电池,可冶炼出7万多吨铝锭、10万多吨锌粉……这种生活垃圾若能正确分类、有效处理,将变废为宝。
胡思全进一步介绍,日常生活中丢弃的纸张、塑料、金属、玻璃、布料等属于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应放入“可回收”垃圾桶; 而充电电池、干电池、水银温度计、药片或药片等,以及针剂、杀虫剂和消毒剂等属于危险废物,应放入专门的收集容器中。 废弃的药品和医疗器具应尽量保留原药包装,放入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的社区服务中心过期药品回收箱内。 另外,烟头、一次性饭盒、污染的塑料袋等其他垃圾,尽量倒掉,装进袋子里。
胡思全说,在家庭生活中纸的回收利用,至少要设置干湿两个垃圾桶,分类存放垃圾。 “干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分类,放入不同的分类垃圾收集箱; “湿垃圾”主要是经过堆肥处理的垃圾,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应该与其他垃圾分开收集。 丢弃前尽量用水洗净,并搬运至湿垃圾投放点妥善投放。
现场200余名居民聆听了这堂“垃圾分类”科普课。 胡思权说,希望大家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践行红色环保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每一个人。 (记者王阳宇探探李志祥通讯员高龙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