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次的“对爱有害”活动。
新村的志愿者正在教孩子们如何分类垃圾。
“绿色建行”激发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巡逻队员进行执法检查。
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徐蓓蓓 范奕琪
生活垃圾分类是习近平市长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大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也是事关人民群众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实事”。
明天上午,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将就《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询问。 实施细则一年来,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有哪些需要补齐的“短板”? 有什么改进的余地吗?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就这一“要紧事”进行了磋商。
“见闻问”下,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出了一剂“良方”,为今后的“航向”指明方向。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依法推进
《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实施一年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并不明显。
今年,我市推进生活垃圾依法分类管理,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改革,为推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深化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统计显示,细则实施一年来,全市共开展执法检查18万余次。 垃圾堆肥有机物浓度由一年前的36%上升到63.1%,符合垃圾分类标准的新村由30%上升到75.4%。 截至去年9月底,全市城镇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88.9%,无害化处理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总量下降-2.39%,继续实现负下降。
在强大的数据支撑下,垃圾分类“宁波计划”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今年,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省46个重点城市考核中名列前三,被全省评为“建区优市”。
纵观过去一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脉络,不难发现,制度创新和自身建设贯穿始终,助力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痛苦的时期”。
为充分利用桶边检查人员和志愿者的有限资源,先“拆桶点”,再“定时定点”。 在保证高峰时段监管全覆盖的同时,也减轻了监管人员的工作负担;
为进一步提高源头分类质量和监管效率,“破袋处置”应运而生。 源头分类质量可观,无形中降低了垃圾处理的软“力”,促使居民尽快养成分类习惯;
为有效解决过度包装、一次性餐具泛滥的问题,我市坚持“行业管理必须分类管理”的原则,加强联动联创,文化、广电、旅游、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限制过度包装,加强一次性消费品管控,在全社会普及“文明餐桌”,实施“光盘行动”;
为确保垃圾分类疗效的公开透明,我市创新建立三色榜单考核机制,采用绿、蓝、黄、红四种颜色进行排名,定期公示,促使各区与市内各县(市)产生攀比与超越的氛围……
明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对症下药,以提高分类实效为导向,努力破解“民生高分、生态高分”的必答题。 ”。
听取并记录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深入大街小巷,倾听市民心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成败,还是要靠广大群众。
去年2月以来,市人大城建与环境资源委员会力图打造“多轮滚动督导”模式。 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听取和记录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召开专题咨询会提供综合参考。 其中,《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执行情况网上调查问卷,用简洁明了的数字直观表达了基层群众的内心想法。
统计结果表明,群众对我市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和实施情况总体满意。
其中,超过86%的居民表示对《条例》的具体情况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近98%的居民表示对《条例》的了解情况非常清楚或比较清楚。生活垃圾分类。 “可以被看见。
在“您认为目前影响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激励因素有哪些”中,82.2%的受访者认为优质、精准分类的习惯尚未养成,需要坚持不懈。 超过82%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志愿者等的监督,支持在分布点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超过半数的居民建议加大对未定级行为的处罚力度。
“《条例》实施一年后,我更愿意看到‘强制力’的实施,因为这也是对自己定级成果的保护。” 鄞县区子君社区一位村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告诉记者。
调查结果还显示,绝大多数居民对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减少快递过度包装已达成共识,并期待在这方面看到更多改变。
“现在我去麦当劳喝奶茶,店里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而是使用更容易降解和回收的纸质吸管;在我收到的包装上,缠绕的胶水比以前窄了很多。”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变化,但我相信,如果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这样做,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浙江万里大学郑友友说。
调查结果也揭示了居民的新期望。 28%的受访者表示希望看到更详细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和推广,也有不少居民希望执法和处罚能够更加连续。
“还有一些市民分类分配意识不强,整治了就分类整治,不整顿就懈怠,简单的教育劝阻是没有效果的,希望执法处罚力度将不断加大。” 一位居民在问卷中写道。
脉冲式垃圾分类全过程
专题问询会上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就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内容进行了询问。 针对询问,问题包括分类习惯的养成、配套制度支持、硬件设施保障、资源利用制度、源头整改措施等。
“目前,垃圾堆肥处理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短板,有关部门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破解这一困境?” 针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提问,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郑一平进行了答复。
他说,垃圾好氧发酵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尤其是在处理含盐量高的“宁波特色”餐厨垃圾时。 一方面,好氧发酵技术形成的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最终产品的肥力; 场地”。
“目前,我们已经与四川大学、宁波农科院组成团队,针对堆肥垃圾、园林垃圾等高肥性垃圾,探索好氧发酵技术以外的‘最优解’。目前,两个新的解决方案 所有生产线都在试运行,我们将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力争为全省堆肥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提供‘宁波示范’。” 郑一平说道。
针对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的“生活垃圾处理费”进展情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李志刚回答了提问。
他表示,根据细则相关内容,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 但受疫情影响,加工费与排量直接挂钩的差异化收费机制尚未完善。
“目前,就全省而言,实行生活垃圾收费的城市并不多,参考案例也比较少。2018年以来,我们广泛深入开展督查和多方协商,生活垃圾收费基本已经有了雏形,下一步出台,一方面加大对接力度,适时提交方案公示审查听证会,逐步加快实施;另一方面衡量并汇总2019年生活垃圾处理成本,确保收费标准科学合理。” 励志刚说道。
据悉,有代表提问:“新村有村民反映,退桶指点、定时定点等管理方式不方便快捷,比较粗俗。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具体思路?” ?能达到什么效果?
郑一平说,目前,提高源头分类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去仓点明、边监管边、定期定点等措施。 以奉化区为例,生活垃圾分类质量在几个月内就实现了。 突飞猛进。”
为了给居民带来更好的体验,我们将进一步采取人性化措施,在布局上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同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进一步提高投递环节的“智能化”,用“智慧监管”解决人力问题,在地点和时间上逐步放宽。
解答生活垃圾分类必答题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既关乎民生,又关乎发展。 它既是“民生高分、生态高分”的必答题,也是上海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加分题”。
记者从专项问询会上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切实查处问题、补短板。
“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推进全方位全面整治,通过‘四色名单’、评选合格新村等举措,着力压实各部门和政府责任。一方面,严格制定和落实重点行业扶持新政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费制度出台,倡导红色生活,打造菜篮子、布盒、简易包装成为永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该市还有望进一步简化生活垃圾分类执法程序,在取证充分的情况下实行当场处罚,进一步提高执法成本,强化法律刚性。执法。
同时,我市各类加工设施建设也将推进步伐。 进一步建立小件垃圾、装修垃圾、废旧电子垃圾、旧汽车轮胎回收等设施,让每一件垃圾都有归属地。
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赋能将成为垃圾全民分类的“催化剂”。 “我们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智能化应用,加快推进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市民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依托建立智能分类平台,建立溯源、考核、评价精准分类的村民垃圾源头激励制度。” 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