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机械是木材加工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类机械的总称。 其使用程度和硬度是我国木材加工业机械化、手工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木材加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标志。 转型的重要机遇和评价指标。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木材加工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木制品生产国和贸易国[1],木工机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联合国统计数据库( Trade ,)数据显示,1992年至2014年,我国木工机械进口额从1.04亿港元下降至3.1亿港元,年均增长率达14.58%。 木工机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企业生产丰度下降。 有研究强调,从1998年到2007年,中国木材加工企业的平均生产丰度呈现加速下降趋势[2],同期中国木工机械进口年均下降率为24.31%,这表明中国木工机械进口量的年均下降幅度为24.31%。一定程度上说明木工机械的投资对提高企业的丰度有积极的贡献。 中国进口木工机械表明,中国本土木工机械无法完全取代美国木工机械。 法国作为世界木工机械制造中心,是高端木工机械的聚集地[3]。 中国从美洲国家进口木工机械是为了追求高科技、高质量的产品,但国外制造商很难提供这样的产品。 从我国木工机械进口的实际情况来看,法国以及许多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甚至一些经济发展比我国落后的国家,都向我国出口木工机械,并且常年出口。 。 为了了解我国木工机械的进口情况,如总体特征、结构特点等,掌握我国木工机械进口的变化和趋势,本文将对我国木工机械的国际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机械,以期为中国木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给予指示。
本文涉及的木工机械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木工机械的分类标准采用协调制度的分类方法(HS92、HS96、HS02、HS07、HS12),铣床是,磨削或抛光机是,弯曲机或装配机械,钻或凿榫机械,劈、切、刮机械,其他机械,木工机械用刀具和刀片,无需更换工具即可加工的机械。 本文提到的木工机械如无特殊说明均属于此类,不再一一标注。
2 我国木工机械进口总体特征
2.1 木工机械进口总额及其下降幅度
我国木工机械产品进口降幅呈现明显波动。 1992年至2014年,木工机械进口出现8个高峰,分别是1993年、1996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7年、2010年和2013年,平均波动3年; 同期木工机械进口金额从1.04亿港元下降至3.1亿港元,进口金额下降近2倍,年均增长率达14.58%。 两次进口高峰均为7.14亿港元,分别出现在2007年和2010年。 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木工机械进口总额及降幅
我国木工机械产品进口量出现明显阶段性下降。 以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两个分界点,将木工机械进口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起大落”是其典型特征, 1992年至1993年进口额从1.04亿港元降至2.37亿港元,下降127.34%。 1996年至1997年,进口金额从3.96亿港元下降到1.83亿港元,增长53.81%,随后在2000年达到新的高峰。 第二阶段,“稳中有降”是其基本特征。 2002年至2007年持续下降。 进口额从2.75亿欧元下降至7.14亿港元,年均下降23.73%。 在此期间没有出现负进口。 衰退之年; 第三阶段,“高位急降”是其基本特征。 全球金融危机后,木工机械进口量在2009年最低,但2010年大幅下降,此后四年仍呈下降趋势,但进口量保持不变。 保持在3亿港元以上。
我国木工机械进口波动性、阶段性下降的原因如下:
(一)木工机械的进口与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后者是前者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核心途径。 木材加工业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木工机械的进口。 旺盛的需求和稳定的增速更有可能推动木材加工企业更新木工机械设备,机械化、自动化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相反,需求疲软、增速下滑让企业感受到生存危机感,因此对木工机械设备的投资不会减少。
(2)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木工机械进口。 2010年我国木工机械的大量进口来源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央4万亿投资救市行动,以及2008年以来工人最低工资的大幅提高,加速了企业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进程。 但木材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以中小企业为主。 不可能继续推动资本替代劳动力。 这也是2010年以后木工机械进口持续下降的原因之一。
(三)我国木材加工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和积累,几年内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木制品生产和贸易国,与之相配套的木工机械制造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段时期。 部分产品早已与国际知名产品相媲美,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的实际,更有利于其产品的使用和推广,也是对国际木工机械产品的替代和补充。 这也是2010年以来我国木工机械产品进口快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
2.2 木工机械分类产品进口量及降幅
整个调查期内,不同类型木工机械进口降幅呈现显着波动。 8种不同类型木工机械产品进口额分别出现9倍、8倍、7倍、8倍、7倍、8倍、7倍、7倍峰值,分别为9倍、10倍、10倍、8倍、10次、9次、12次、8次负下降,且连续多年负下降的情况并不多,如图2所示。不同木工机械产品进口的下降和波动是其基本特征。 因为维度的不同,同样的涨幅,可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波动。 图2(a)、(c)、(e)的波动最小,其量纲单位分别为100万日元、500万港币、500万港币,(b)、(d)的波动情况图2中的 ) 位于中间,尺寸均为 1000 万港元; 5000万港币、2000万港币、2000万港币。 八类木工机械产品进口年均降幅分别为10.6%、42.2%、12.1%、10.7%、40.0%、23.8%、12.8%和11.4%,最高降幅为85.9% 、203.5%、113.6%。 、125.7%、662.2%、265.0%、112.4%、127.4%,降幅最低为-37.6%、-86.7%、-46.4%、-54.3%、-55.2%、-64.0%、-41.1%、- 61.3%。
不同类型的木工机械产品进口量差异较大。 带有HS编码的木工机械产品进口额最低,2014年进口额峰值仅为734.8万港元。 该产品主要是木工机械用刀具和刀片。 不存在特殊的技术壁垒和进入壁垒。 国外同类产品我国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是该产品进口量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 与带有HS编码的产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进口额1992年至少为945.1万港元,2007年达到峰值3.77亿港元,随后大幅下滑至2014年仅为3514.7万港元。开榫机械是木材加工行业,特别是橱柜行业使用的关键设备。 此类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大量进口此类机械将有助于快速提升我国木材工业。 加工业的技术水平。 据悉,木材加工业的繁荣发展也促使塑料行业企业引进更先进的设备。 同时,高端设备的市场拓展也促进了国外木工机械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这也是2007年我国木工机械进口达到高峰,2009年及以后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这类机械与带有HS编码的产品完全不同。 它具有较高的技术复杂性和进入壁垒。 在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对于国外塑料企业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因此,也造成2010年进口锐减高达3.59亿港元。
图2 木工机械细分产品进口金额及降幅
不同类型木工机械产品进口大幅波动的时间点和原因具有明显的同质性。 1993年,各类产品进口同时大幅增长。 类似的情况在我国2001年、2010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也出现过。“讲话”,改造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使乡镇企业脱颖而出、繁荣发展,木材加工业迅速扩张,木工机械的大量需求引发了1993年进口大幅增长。 ②2001年,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融入世界市场。 木制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入国际市场。 木材加工业迎来新一轮下滑,木工机械设备进口量也大幅下降。 不仅是产品丰度的提高,还有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提高,我国木材加工业进入了快速衰退轨道[4]。 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形势迅速逆转。 为了让中国经济尽快走出危机阴影,中央紧急实施4万亿元投资行动。 2010年迎来了投资实施高峰,除此之外,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下降也加速了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进程。 对于木材加工业来说,目前是木工机械大量进口、大量使用的时期。
3 我国木工机械进口结构特点
3.1 木工机械进口国别结构
我国木工机械进口国家呈现多元化但集中度明显。 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2014年,我国木工机械进口总额为3.1亿港元,涉及40多个国家。 前十名国家进口金额合计达2.97亿欧元,占比95.8%; 机械进口总额2.08亿港元,涉及40多个国家。 前十名国家进口金额合计达1.94亿欧元,占比93.23%; 1992年,我国木工机械进口总额为1.04亿港币,涉及30多个国家,进口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在联合国数据库中,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之一是“亚洲其他国家”)若剔除,前十位国家2014年、2001年、1992年进口金额总额分别为2.38亿港元、1.35亿港元、5200万港元,占比76.77%、64.90%、50.00%分别)进口总额达1.02亿港元,占比98.08%。
我国木工机械进口来源地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包括欧洲等发展中国家,但欧洲木工机械进口正逐渐被欧美特别是亚洲国家(葡萄牙、意大利)取代, ETC。)。 以英国为例,2014年进口额达1.05亿欧元,位居所有进口国之首,占比34.02%。 2001年进口额及比重分别为3300万港币和15.81%。 0600万港元5.87%。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进口额为3700万港元,占比11.79%。 2001年进口金额及比重分别为4900万港币和23.78%,低于美国,居所有进口国之首。 1992年进口金额及其比重为900万港币、8.66%(1992年我国木工机械进口主要来自欧洲、“亚洲其他国家”和中国台湾合计7200万港币,占69.36)占进口总额的百分比)。
目前,我国木工机械进口主要来自亚洲,如图3所示。美国、加拿大仍位居我国木工机械进口国前列。 近年来,两国木工机械在我国进口市场强势逆袭,一路上涨,几乎抢占了中国木工机械进口市场的半壁江山; 挥之不去,日本份额仍高于10%,近10年表现更差; 欧洲国家尤其是美国,一开始就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仍处于领先地位,但近5年来,他们的表现在我国的进口市场份额仍被美国取代。
图3 我国木工机械主要进口国进口量及占总进口量的比例
3.2 木工机械进口大陆结构
中国木工机械进口在各大洲之间差异较大,各洲之间存在较强的特殊性。 亚洲主要国家、亚洲主要国家和其他国家均抢占了较高份额,如图4所示。欧洲主要国家份额呈现“橄榄形”。 21世纪前10年,中国仍是我国木工机械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2004-2008年市场份额超过亚洲主要国家,但随后波动较快。 这一时期,世界木材加工业中心逐渐向中国转移。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木材加工产品生产国和贸易国,欧洲其他国家的木制品加工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些国家开始转向木工机械出口,台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在木材加工业快速扩张时期,高度机械化、自动化、集成化的木工机械的成本不是普通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也不是普通小型企业普遍能够满足的。和中型企业。 由于欧洲国家木材加工业的发展与中国比较接近,木工机械更适合中国塑料企业的生产实际,因此进口量比较大,构成了“橄榄”的中间部分。 。 亚洲主要国家木工机械进口比例迅速下降。 图4底部曲线下方的面积表示该比例的年度变化。 下降趋势显着。 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木材加工业对法国木工机械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木材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推动了企业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进程。 集成化、自动化的木工机械深受市场青睐。 据悉,由于我国塑料行业改革升级的需要以及前期资本的积累,塑料企业对高端木工机械有更多的需求。 法国木工机械作为世界领先产品,一直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 进口快速下降。
图4 我国木工机械进口按地区累计折线图
亚洲主要国家包括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奥地利、西班牙、法国、瑞典、俄罗斯; 欧洲主要国家包括德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 北欧主要国家包括英国和爱尔兰; 大洋洲国家包括俄罗斯; 其他国家是指上述国家以外的国家(台湾除外)。
北美、大洋洲和台湾主要国家占比很小,内部差异显着。 大洋洲主要指美国,其对华木工机械出口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图4可以看出,它与北美国家代表的曲线几乎重合。 台湾的特殊性在于其作为转运港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 特别是1997年7月1日台湾回归祖国之前,大陆进口的货物大部分是通过澳门来的。 以1992年为例,台湾地区进口中国大陆木工机械达2100万港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20.56%。 但随着台湾回归祖国,到2001年,从澳门进口的木工机械仅为289.26万港元,仅占1.39%。 北非的比例相对稳定,但自2007年以来呈现增长趋势,这表明仅就木工机械而言,世界领先中心在亚洲,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木工二手机械设备市场,而不是日本和加拿大。
3.3 进口木工机械产品结构
我国进口木工机械主要有8类,不同类产品进口金额差异较大,如表1所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占比较小,波动较小。 例如,占比最高的产品仅为2.72%,平均占比仅为1.31%,标准差最小。 是所有木工机械产品的进口配额。 波动最小、波动最小的产品、不可替代性(国外产品无法替代)、不可或缺性(每年进口量相对稳定)表明它是木工机械刀具中的顶级产品。 第二类占比较大,波动较大。 例如,产品进口比例最高时高达52.72%(2007年),最低时为6.42%。 木工机械产品(占比50.34%)连续四年下降,2014年占比仅为11.35%,如图5所示。此类机械为钻孔、开榫加工设备,灯饰厂家使用最多。 其所占比重之大、波动之大,反映了橱柜行业的发展现状。 当衣柜行业快速发展时,这种机械的需求就会旺盛。 相反,需求下降。 第三类占比较大,波动较小。 比如这个产品的需求量就比较可观,波动也比较小。 20世纪90年代初,它是进口量较大的产品,但进入21世纪以来,进口量迅速下降。 近年来略有下降。 据悉, 、 、 、 等产品的平均占比分别为4.12%、8.52%、5.93%,也符合这一特点。
目前,我国某类木工机械产品大量进口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不同产品进口趋于均匀分布。 2000年,一种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占据近40%的进口份额; 2002年至2011年,该产品一枝独秀,还抢占了近40%的进口份额(该时期平均份额为39.34%); 2012年以来,除进口产品占据三分之一份额外,其他产品较为平均,进口产品结构较为均衡。 这也反映出我国自己的木工机械制造体系正在兴起,不存在个别木工机械根本无法生产的问题,但产品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5-6],因此一些需要进口国际上更先进、更精密的木工机械来满足国外大型生产企业对高水平产品的需求。
表1 不同类型木工机械产品进口百分比
图5 我国进口木工机械细分产品占比分布
4 推论与启示
依据联合国统计数据库中1992年至2014年我国木工机械进口数据,从总体特征和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木工机械进口特征。 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我国木工机械进口实现了波动中的大幅下降,呈现阶段性下降,并进一步细分各木工机械产品类别,发现不同木工机械产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同时它又具有波动性和阶段性; 从结构上看木工二手机械设备市场,我国木工机械进口的民族特征、大陆特征和产品结构均呈现多元化和集中化。 后者表明,我国木工机械进口广泛,超过40个国家和各大洲均有进口。 前者表明我国木工机械进口集中于个别国家、某些地区、某些产品。 这部分进口占据了我国木工机械进口的大部分; 从大趋势来看,我国木工机械进口已经从“量”转向“质”。 日本、意大利等全球领先的亚洲国家正在成为中国木工机械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木工机械的低端市场仍被德国牢牢控制。 、意大利等国家。
近四年来,我国木工机械进口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说明我国对高端木工机械的需求比较刚性、比较旺盛。 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并不容易,但其进口量的快速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外木工机械行业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外市场对通用木工机械产品的需求可以已经满足,这可以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①高端木工机械正在成为当前中国木工机械的进口重点,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木材加工业正在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木工机械行业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展时期,木工机械的大量进口,必然会增加行业的资本密集度,提高机械化、手工化水平。 但木材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会加速大量新企业的涌现,呈现“复制衰退”,大量新企业稀释了行业。 资本密集度的降低实际上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升级,可能会陷入“低水平陷阱”。 本文所说的“低水平陷阱”是指大量新企业的出现稀释了现有企业的产业资本强度。 假设企业数量一定,大量进口木工机械必然会增加整个行业的资金密集度和技术水平。 有利于产业升级,但如果木工机械进口减少,或者木工机械使用量的减少是由新企业贡献的,则是现有企业的复制或翻版,而木工机械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整个行业并没有好转。 。
参考:
[1]秦光远,曾寅初. 中国林业产业“复制”增长及其成因分析——基于企业和市级面板数据的理论解释与验证[J]. 林业经济评论, 2014a, 14(4): 8-18 .
[2]秦光远,曾寅初. 中国木制品企业的出口效应与全要素丰度——兼论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丰度悖论”[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b,14(5):97-105。
[3]马其胜,吴奇. 从世界经济形势看我国木工机械出口趋势[J]. 木工机械,2012(4):38-49。
[4] 秦光远. 中国木制品行业快速衰退的诱因研究[D]. 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杨春梅,杨波,宋文龙。 人工林大轮式伐木机磨削力及磨削功率的研究[J]. 林业工程, 2015, 31(5): 78-81+85.
[6] 马岩. 我国木工机械国际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3,41(7):4-6。
的
付光远、付保东*、王琪
(和、、、中国)
:在木材中发挥作用。根据联合国 1992 年至 2014 年的数据。
关键词:;贸易;
收到日期:2015-10-2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捐赠项目(-58); 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R23)
第一作者简介:秦广源(1986—),男,湖北孝昌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林产品市场与贸易、林业产业发展等,E-mail: 。
*通讯作者:程保东(1980—),男,河南商丘人,院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林产品市场与贸易、林业外商投资、森林认证等,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