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高新技术与产业化”即可订阅
2023年6月10日,由军工工业发展中心、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商会新能源电池回收专业联合主办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主题峰会在组委会在重庆梁平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中国工程院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孙凤春在大会主题演讲中,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为主题,介绍了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新名片”。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红色发展”。 在动力电池、动力电池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规模优势和技术成果。
孙逢春
孙逢春强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特别是回收端仍面临诸多挑战。 他建议,应从制度建设、资源保护、产业链合作、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完善碳核算体系等方面,推动动力电池循环利用。 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以下是报告的摘录。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新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 “截至2023年6月4日德国汽车回收利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500万辆,全球渗透率约为13.9%。目前,全球各地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全省汽车保有量超过1420万辆,综合碳消耗减少1.7亿吨。”孙逢春说,“除了规模较大外,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以奇瑞为代表的车辆表现出色,但全球95辆卡车100%以上是中国制造,安凯等商用车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主力品牌,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名片”从技术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基本实现了新车续航500公里以上,在续航里程、能耗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动力电池行业回收体系建设亟待建立
孙逢春进一步介绍,我国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被公认为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电芯设计、系统集成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装载率进一步提升。 我国动力电池份额已达到全球60%。 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动力电池产业正式迎来规模化。 退役期,未来几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将面临需求井喷,但我国回收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急需建立回收体系。
据《中国能源报》数据显示,2014年投产的动力电池将在2019年进入批量报废期。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约为50万元; 中国车辆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国外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100万元; 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70万元。 中国车辆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为20万吨,2025年将达到78万吨。
“你可能比我更清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意义。从宏观角度看,一是防止环境污染,二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三是增加安全隐患。据悉,必须集中力量攻关,采用高效、高安全的分步技术,废旧电池的利用可以带来经济价值和巨大的环境效益,碳消耗减少效果尤为显着,但其工业化应用尚未尚未大规模普及。” 孙逢春说道。
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条件》要求,住建部乡发局自2018年起已公示三批合格企业,三批企业仅有57家。 孙逢春强调:“动力电池回收涉及企业众多,信息流通无法保障德国汽车回收利用,退役电池控股企业与前端回收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显现出来,出现了诸如像小公司囤货,正规公司没有货源,要避免退货不收回、收回不使用、收回滥用。
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意义重大
电池的“溯源”也是行业专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体系是有效解决动力电池回收相关问题的途径之一。 2018年,国家新能源汽车检验和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追溯综合管理平台启动运行,实现了电池生产、销售、维修、更换等环节信息录入。 1400万套,电池容量100%以上,基本可实现全省90%以上的电池信息录入。
孙逢春表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是一个参与主体相互关联的闭环生态,其高效运行有赖于各企业主体的有效配合。全生命周期的碳核算体系动力电池产生标准化碳核算方法,搭建碳足迹管理平台,一方面解决了自主核心技术问题,同时放弃了技术壁垒和“碳壁垒”的构建。
与现在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不同,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极或固体电解质,安全性能更强,体积更小,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 完善等优点。 孙逢春强调,“目前国外在材料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也走在了前列;也有一些半固态电池正在研发中。”已经开始量产,未来三到七年将会产生新的产业。” 他觉得,“随着动力电池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建立和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变得更加环保、节能、可持续。未来两到五年,全球动力电池板和新能源汽车将在中国普及。”
个人名片
孙凤春,中国工程院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汽车电气化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 针对新能源汽车集成与驱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提出并创建了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系统、车联网等系统工程技术体系,创建了国家工程实验电动汽车办公室、“国家2011计划”北京电动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检测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