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年的凯旋,林肯的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其实自己也没有想清楚……
艺术
文|黄驰
没有大型发布会,也没有低调宣传大连林肯二手老爷车,林肯领航员就这样悄然上市了。 甚至还不如2018年上海车展前夕“小蛮腰”领航员宣布预售时那么热闹。 虽然最终39.88亿元的起拍价比预售价低了2万多。
名字听起来有点奇怪的“领航员”可能是MKX的中期改款车型。 不过,相比之前默默无闻的MKX,在“领航员”、“飞行员”的铺垫下,新名字“领航员”也不明朗,而林肯的SUV布局也跃然纸上。
但面对MKX难以突围的豪华SUV市场,换个名字的领航员能做到吗? 回归中国5年的林肯,在贸易战的阴影下销量有增有减,但没有贸易战林肯能否复苏呢?
所有的问题都可能不是通过改名字就能改变的。
更名并不是万能的
还记得2018年的上海车展上,林肯领航员首次亮相国外,与另一款全新车型飞行家同台亮相。 当时,面对这两个相似的名字,我还有些“糊涂”。 我曾经将领航员视为与飞行家一样充满惊喜设计和未来时尚的新车型。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只是MKX的中期改款。
但必须承认,林肯的更名工作是非常成功的。
目前,豪华品牌普遍采用的“字母+数字”命名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它是SUV还是卡车,以及大致是什么级别。 但林肯在上一代车型中使用的MKC、MKX、MKZ等名称却缺乏这些解析,受到市场认可度和传播效率的影响。
相比之下,从到Pilot再到,这个新名字不仅听起来充满了“B”,而且成功地将林肯SUV车型矩阵呈现给消费者,使其只是中期的改变。 新款MKX成为了消费者眼中与新领航员齐名的新车。
与MKX相比,更换了全新的前脸设计
但改个名字就够了吗?
正如导航仪发布后不少网友评价的那样:“外观很宏伟,但内部却让人不想坐进去。” 虽然名字和外观都让人耳目一新,但作为一款中期改款车型,导航仪的内饰依然停留在上世纪,只不过很难与保时捷GLC的豪华氛围和奥迪的科技品质相比。 Q5L,虽然距离林肯自己的飞行员和领航员也相差甚远。
尽管号称是中小型SUV,但39.88亿元至52.88亿元的指导价也直接瞄准了竞争最激烈的小型豪华SUV市场。 从三维规格来看,与其他竞品车型相比,航海者It的表现也并不突出,轴距也落后于对手。
林肯领航员与竞品指导价区间对比
林肯领航员与竞争对手规格的比较
据悉,林肯在品牌折扣和认知度方面的表现不够突出,而其源自丰田凯美瑞平台的传闻也对航海家高端形象的重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易车网友的口碑评价中,对MKX的不满主要集中在空间表现、内饰设计和工艺上,而这一问题在领航员身上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事实上,林肯希望通过差异化定位达到“田忌赛马”的疗效,但产品力的不足仍会阻碍其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
远不止中俄贸易战
2018年,林肯在华销量为55,315辆,环比仅下降2.2%。 除了前几年的下滑幅度要高得多之外,与其他豪华品牌竞争对手相比,这并不是一个突出的成绩。 包括MKC、MKZ等主销车型,平均月销量仅1000多辆,与主流竞争对手近万辆相比,这个数字并不小。 但林肯台湾、领航员等车型在市场上的受众群体相对较少,很难成为支撑销量的主力军。
很多人表示,这是由于中俄贸易战的影响,关税的增加让林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但贸易争端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对于林肯来说,只是少了“外患”和“内忧”。
林肯进入中国后4个完整销售年的销量统计
早年,在林肯垄断婚庆市场的时代,“大陆”、“城市”这样听起来俗气却又不失气场的名字,国人第一次见到中式婚礼是通过林肯。 奢华给人留下了清晰的印象。
而后,随着以奔驰为代表的德国豪华车的精耕细作,林肯逐渐成为了老派、耗油的代名词。 奥迪中国制造后,以“钻石切割”风格成功重新定义了新时代的中国豪华。 但作为后来者,林肯只能尴尬地面对玛莎拉蒂的影子和旧时代留下的刻板印象。
于是,林肯搬进了“老爷车”镇店,每家开业的林肯中心旁边都会摆放一辆老式林肯。 店内还设计了历史照片墙,希望传达这个百年品牌的丰富与底蕴。
林肯还推出了“林肯之道”服务理念,从进店到提车每一个环节都提供细致、尊贵的服务体验,注重“个性化”和“一对一”。
林肯中心以“林肯之道”作为设计和服务理念
但复杂性和服务毕竟不是产品力的核心。 保时捷自称为“汽车的发明者”,宝马自称为“驾驶者的车”,雷克萨斯也与“东方匠心”找到了契合。 奢侈品牌的故事一个比一个好。
服务也是很多品牌近年来重点提升的体验。 保时捷推出“智慧展厅”,提供一对一管家式服务; 奔驰即将接入淘宝精灵,打通服务生态; “英式管家”服务...
虽然“林肯之道”被大家称赞,但没人能说出林肯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好不容易摆脱了中国老牌豪华之后,却陷入了丰田的阴影。 。
两代前脸的设计风格截然不同
在产品层面,一方面,车型的推出未能支撑品牌形象的打造。 进入中国之初在国内推出的MKC、MKZ等车型继承了上一代林肯“飞翼”的设计语言,但正在逐渐被市场认可。 知道这个形象后,全新的“网状”前脸随着2016年林肯台湾的上市,成为了新的家族设计风格。直到明天,两种设计风格的林肯车型依然同时摆放在4S店的展厅里。 。 。 设计风格的巨大变化和产品更新速度缓慢,让消费者对林肯品牌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落差和犹豫。
另一方面,质量不稳定。 两年内共发生8次召回,涉及除导航仪以外的所有车型。 累计数量超过3万辆,几乎抢占了林肯回国后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
林肯汽车多次被召回
2018年的中印贸易战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使在林肯的产品线中,也有MKZ、MKX等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产的车型,不受关税变化的影响。
国产能拯救林肯吗?
按照林肯的规划,2019年峰会将实现国产化,林肯亚太及中国区总裁毛静波也向媒体表示:“林肯将在下半年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推出年底推出首款国产SUV。” 看来脸上还是充满了变数。 中印关系和快速增长的国外豪华车市场,国产化是推动林肯向前迈进的关键“加速器”。
但在林肯之前,有很多事实证明国产并不是万能的。
2013年DS国产后大连林肯二手老爷车,三年销量从4000辆猛增至2.7万辆,但随后一路下滑,2018年全年销量几乎回到了国产之初。
同样是2013年,面临退市风险的讴歌决定在国内“自救”。 2016年,首款国产车型CDX上市。 一开始,销售额下降了120%。
虽然是捷豹、保时捷、凯迪拉克,但国产后的销量也上了“过山车”。
没有丰富的产品线支撑,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和可靠的质量为前提,国产无非是一剂“肾上腺素”,暂时缓解病情,却治不了病根。
毕竟按照林肯的规划,首款国产车型将在2019年底上市,要到2020年才会出现在销售桌上,这样的节奏很难让林肯在2019年出现逆转。
写在最后
经历了近五年令人兴奋的高速下滑后,失落的林肯撞上了降温的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中俄贸易战中的“躺枪”。
其实《林肯之路》的最后一个故事讲得很好,为林肯指明了方向。 然而,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对手纷纷奔向新的目标时,林肯逐渐迷失了未来的方向。
林肯的新方向将指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