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15日电:新能源汽车热销,电池“退役”后怎么办——代表委员问电池回收问题
新华社记者 何欣荣 王琳琳 郭敬丹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进入“风口期”。 随着销量和保有量快速下滑,一个问题浮出水面:新能源汽车所用动力电池“退役”后怎么办? 对此,参加全国人大代表表示,要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现状:首批车用动力电池正进入“退役”期
“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和“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两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新能源汽车。
统计显示,在新政的支持下,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累计保有量约180万辆,占全球市场50%以上。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消费者关心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问题外,动力电池衰减后的处理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为5至8年。”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汽车集团董事长王奇表示,这意味着2012年左右投放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将在2018年开始逐步迎来动力电池的“退休”期。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蓝民波表示,目前国外动力电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电池。 原本定位“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如果动力电池不妥善回收,将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碱污染和烟尘污染。
为加强回收利用,今年2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一些企业也抓住了机遇。 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国轩高科近日表示,已成立电池综合回收相关公司,目前正在建设回收生产线。
探索:多措并举,梯级救助与再生救助并举
与普通电池不同,车用动力电池体积大、成分复杂,其回收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
“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主体责任。”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宏表示,现阶段我国新的动力电池回收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整车厂无法管理所有已售汽车动力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新车转运到最终回收。
“建议有关部门研究颁布新能源汽车回收资质,逐步淘汰技术落后、不环保达标的企业。” 陈宏说道。
在利用方面,目前业界探索的主要方面包括梯级利用、再生利用等。“根据相关标准,当动力电池的容量下降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不再是动力电池的主要用途。”适用于电动汽车。” 蓝民博说道。 不过,就像玩具用过的干电池可以用于遥控器一样,汽车上已经“退役”的动力电池仍然可以用于储能、低速电动汽车等领域。
已经逐步使用完的动力电池即可转入再生阶段。 即有资质的企业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拆解,提取钴、镍、锰、锂等有价金属。 其他不能重复利用的残留物,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建议:将电池进行户籍登记,以便生产和回收信息可追溯
无论梯级援助还是再生援助,前提是废旧电池的流向能够得到监控,确保其流入有技术、有资质的厂家,从而使整个行业健康有序运行。
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让动力电池生产和回收信息可追溯、可追溯。 暂行办法提出,电池企业应当与整车企业合作,按照国家标准对其生产的动力电池进行编码,并通过追溯信息系统上传电池编码和新能源汽车相关信息。
“建议将新能源车主的动力电池编码信息纳入社会信用报告系统。电池回收时,回收企业应向管理机构报告,并定期更新个人信用报告信息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防止车主“擅自拆解电池并在市场上销售,属于非法转让。”陈红说。
代表及委员还表示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考虑到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刚刚起步,建议在新能源汽车销售阶段,将部分汽车购置价或政府补贴转入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电池研发和全面回收利用。 生命周期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子奇表示,在做好引导和监管的基础上,政府还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企业构建价值交易闭环。 。 “让废旧电池流向规范企业,这样电池回收不仅具有环保意义,还具有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