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南城市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商业贸易中心,粮食生产、棉纺织业、手工业等均居于领先地位,经济繁荣发展,文化交融,孕育出“天下第一繁华雅地”。
“气氛”
《三言二拍》中有很多关于商人和他们生活方式的描述。
如《楚客拍案惊悚》中就描述了苏州商人温若虚在海外经商的传奇经历,其中就涉及到货物的交换:“你用这笔钱在这里买货物,不值多少钱。你可以把它转交给你的伙伴,给他们几百两中国货物,去换些土产和奇珍异宝。最好把它带回去赚很多钱,总比把这笔钱留在你身上没用要好。”
如《醒世佳人》中就描述了苏州盛泽镇兴旺的纺织业:“织机声彻夜不绝,集市两旁有上千家丝绸店铺,远近村庄、作坊织出来的丝织物在集市上销售。”
经典书写的背后,是明清文人对繁荣的经济、文化的颂扬。
苏州“阊门内外,房屋林立,行人往来,店铺招牌如锦”;湖州“集镇鳞次栉比,万户炊烟,涧河清澈,舟楫密布”;晚明社交小说中,对杭州的描述则是“南有柴火,北有稻米,东有菜蔬,西有鱼肉,人口稠密,繁华之地”。
徐扬:《繁华的苏州》
经济发展为文风兴盛、文化底蕴深厚的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透过《陶安梦》,我们可以看到江南城市的文化娱乐绚烂:杭州国乐园“游客如蚂蚁般拥挤”、西湖中秋游客“成群结队涌出”、苏州虎丘中秋歌会“人山人海”、绍兴灯景“举国同庆”、南京秦淮河滨房“无一空日”、镇江金山夜戏“全庙百姓皆起身观看”……
这一时期,大量生动描绘江南风光的美术作品问世。仇英仿宋《清明上河图》,描绘明代苏州城乡生活,展现繁华的市井风情。受“潇湘八景”影响,还有《金陵十景》、《金陵十八景》等,多角度展现了江南城市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壮丽。
“改变”
随着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播,更多的人和金钱聚集在这里,推动着工商界的创新和变革。
明中叶以后,刻书业发生技术变革,出版业有很大发展,金陵世德堂、富春堂、文林阁、苏州天虚斋、书业堂、尚有堂等书店纷纷刻书售书,出版了《四大名著》、《鱼侠斋十则》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字画交易成为职业化的商业活动。美术史学家克吕纳斯认为,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已不能作为身份的象征,奢侈收藏成为身份的象征。这一活动从苏州、松江为代表的江南城市开始。如“吴中吴文恪之孙、溧阳石尚宝之子,皆藏古珍宝,不外求之”。“云间朱太师(大邵)、吴郡项太学(西山)、安太学、华户部,皆重金购之,名声传遍江南。”
这一时期,江南人的审美追求逐渐由崇尚清雅文学,转向探索更为通俗、易于理解的文学。如文人宋茂成将“杂職艺书”与“经史”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古典小说;也有说大文人王世贞创作了戏曲《鸣凤记》。
宋茂进《西湖胜景:雷峰塔》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潮,从而导致思想的解放。《松窗奇梦》专门开设了“商人”专栏,对商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钱和利,人之所重……利是人人所欲也”的观念。
晚明江南文学作品中,不少作品都推崇“工匠利器,商贾通货”。以《陶庵梦》中的“吴中绝技”和“沈梅刚”为例。前者明确提出“技艺精进至道”,表现出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后者则高度赞扬文人沈炼在狱中磨练手艺,堪比苏武大漠忠义,打破“玩物丧志”的观念,认为“玩物”也有自己的道,表现出超越时空的智慧。
晚明以来,江南城市文化与经济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人文经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