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关注度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昨日落下帷幕。如果说过去六届大会始终围绕发展主题,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那么今年的大会则首次明确突出“人工智能治理”标签,意义非凡。
从以发展为中心到强调发展与治理并重,体现了当今世界的共同声音。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引发人们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发展与治理?
假冒伪造、隐私泄露、版权挑战……这些人工智能的短期风险是我们身边很多人能想到的,但人工智能真正的挑战远不止这些。正如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穆勒、联合国秘书长科技特使吉尔等重量级嘉宾在会上所说,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一大挑战是防止因资源不平等导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国际社会应采取措施,确保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落后。
造成“人工智能落后”的因素包括技术依赖、技术封锁、数据泄露等。总体而言,与之前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类似,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中国家受到“人工智能鸿沟”的挤压,由于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些国家更容易受到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有专家表示,发达国家努力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却并不关心这些国家的民众真正需要什么。这种由利益驱动的不平等关系是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智能治理亟待解决的,是形成均衡的发展格局,否则,人工智能将影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愿景的实现,进而给世界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个关键,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框架内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导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倡导权利、机会和规则的平等。这样的“中国态度”在历届联合国人工智能治理相关会议和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不仅如此,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还宣布将联合工信部、上海在上海共建制造业人工智能卓越中心,面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利用中国的人工智能最佳实践,提升其人工智能能力。这也是今年大会的一大成果。
当然,除了解决“不发展”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全力应对因滥用人工智能而导致的“人工智能作恶”问题。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维度的人工智能治理本质上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问题的根源在于过分强调利益驱动,导致技术发展不平衡。用联合国人工智能高级咨询机构专家曾毅的话来说,人工智能发展不能只由产业来主导,政府、公众、媒体、专业人士都要发挥作用,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长期发展战略,拒绝人工智能的野蛮生长。
综上所述,可以说,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与治理并不矛盾,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有效的治理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技术和产业进步的重要动力。当前,需要探索合理的治理机制,摆脱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让各方声音得到充分倾听和重视,构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治理”双轮驱动模式。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一本名为《中国智能造福世界》的案例集备受追捧。书中记录了15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和研究机构利用创新技术推动海外可持续发展的故事。这本书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所需要的商业文明和人文理念,也证明了发展与治理可以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