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木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易荣波 查凤芝 李毅
7月9日,湖北省“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督导组专家在孝感市大悟城关镇太公滩进行文物实地调查,发现一处墩台遗址,上面散落着大量陶鼎、陶罐、瓦当残片;部分陶片呈绳纹、砂红色,为泥质红陶。专家判定这是一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遗址。
田野文物调查现场
“根据这些陶片残片和瓦砾的特征,可以判断太公滩遗址的时代为西周至战国时期。”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献富在墩台遗址捡到一块残破的鼎足残片后说,西周陶器常见的纹饰以粗绳纹为主,器形有鼎、豆、罐等,鼎足在当时是炊器或煮食器。遗址还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绳纹瓦当,这意味着两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个墩台遗址上。散落在地上的残片,应该是村民在耕田时发现的。
码头废墟上的碎片
王先富介绍,太公潭墩台遗址的发现,证实了西周时期该地区已处于周朝统治之下,属于周代主流文化统治下的地域文化类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也与淮河流域文化存在着交流。
码头废墟上的碎片
太公潭位于大悟县南部、仙河西岸,距泉水桥约300米。形似桥墩,顶部较为平坦开阔,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附近村民在上面种植花生、大豆等作物。据当地村民介绍,桥墩下方仙河有一处深潭,传说姜太公曾在此垂钓,故得名太公潭。
田野文物调查现场
大悟县文物局副研究馆长查凤志说,大悟此前已发现鲁王城遗址、土城遗址、四孤墩遗址等多处遗址,最早可追溯至5000多年前。此次太公潭遗址的发现,证明大悟文化历史悠久。将对这些遗址进行保护,未来规划建设遗址公园,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图片由记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