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旁白】
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也逃不过天上的“眼睛”
讲述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程师韩博伟
青海湖水域面积增大、察罕诺尔湿地周边植被指数提高、城市热岛效应减弱……这些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天上的“眼睛”——风云气象卫星。
自1988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甲星以来,我国已发射21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目前9颗在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同时运行早晨号、下午号、黎明黄昏号、倾斜号4颗低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作为敏感的太空前哨,它们在忙什么?
记得小时候,北京每年春天都会有一两次沙尘暴,我来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作后,才知道风云气象卫星可以清晰地监测到每次沙尘暴的全过程。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首颗业务卫星风云四号B星搭载的快速扫描成像仪,可每分钟一次对2000公里×2000公里区域进行高频观测,空间分辨率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要知道,1分钟的连续观测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监测的灵活性和精度。通过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我们可以连续跟踪沙尘暴过程,识别沙尘暴影响范围。结合卫星数据,我们还可以分析沙尘暴的来源和输送路径,了解沙尘暴天气的演变规律和传输特征。
如今,观测高温、侦测火势情况等,风云气象卫星已不可或缺,尤其对气象观测稀缺的地区,气象卫星可以提供长期系列的实时观测数据。
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和产品还通过卫星广播、互联网、遥感应用业务系统等多种手段广泛应用于生态监测。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自2000年起建立了植被、地表温度、水体、蓝藻水华、沙尘、积雪等长序列卫星遥感数据集,并与多地合作编制了植被、城市热岛、水体、蓝藻水华、沙尘、积雪、火况等10余项技术指南,研制开发的卫星遥感应用系统(SMART)2.0、3.0版本已在全国各气象部门使用,并向多个国家推广。
天上建得好,地上用得好。看,在黑龙江,风云气象卫星的技术应用已纳入黄金旅游走廊规划;在上海,卫星云图等产品接入城市“大脑”,用“智慧”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项目组:光明日报记者刘猛、张雷、陈海波、崔兴义,光明日报通讯员陈娟、朱璐)
光明日报(2024年7月17日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