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中国有一个曝光率最高的广告牌,那么快递箱一定是其中之一。
一位网店卖家曾半伤心半开玩笑地提到,他家店铺一年2亿的营业额还不够支付成本,真正的利润来源是靠在快递箱里塞网游公司的传单。如果考虑到2023年全国快递量1300.7亿件,你大概会觉得这个故事虽然离谱,但多少也合情合理。
在快递箱也就是一块移动的广告牌上,快递单还留有空间给广告商投放广告,比如“先别打开,扫码领8元”、“扫码领雨伞”、“领水杯”等,大概每个人一周会看到3、4次。
工厂女孩的一位善于持家的好友龙二,经常开玩笑地计算红包的实际购买力,“8元能买一箱400g的冰鲜鸡腿”。
但幸好,在他的“该死的记忆里”,“还有以前在小红书上看过的帖子”,博主@小福是只猫发文劝告网友们,不要贪图便宜去扫快递箱上的二维码,因为这是彻头彻尾的话费充值骗局。
但龙二“挺自豪”的,作为一个靠打字谋生的人,如果扫描后被骗了,他可以把整个过程记下来,赚点版税。
于是在扫码之后,听到“嘟”的一声,龙二踏入了这个很少有人关心的世界,同时,他也有了下面的旁白。
1. 扫描二维码,轮盘抽奖将重新开始
原来,高端的骗局靠的是个性化定制,而低成本的骗局只需要计算概率,然后让用户直接玩轮盘抽奖就行。
以网友小福曝光的诈骗帖为例,虽然已经获得了6000多点赞,引发了1400多条讨论,但整个套路并不复杂。
一般扫码之后会跳转到一个抽奖页面,只要点击“立即抽奖”,就一定能抽到一张200元的三网通用话费券,只需要支付100元就可以获得,相当于“充100送100”。
而且商家很贴心,把充值页面设计的和支付宝很像,怕你操作不顺畅。
当然,充值页面的伎俩也是变相的猴子,在你完成支付之后,无论你等待多久,都不会收到任何充值到账的信息。
因为这个200元话费优惠券其实就是一堆充值折扣券,一般会有几十张折扣券,每充值100元可以优惠5元,或者每充值200元可以优惠10元,要想充分享受省下的100元,就得再充值4000元。
大多数人意识到自己被骗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相关平台举报,但往往得不到任何处理。
不过小芙本人称,她并不关心这100元能不能拿回来,她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看看快递箱上的二维码是不是骗局。
因为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她也被不少网友尊称为“好奇英雄”。
而浏览此帖评论区,部分网友的困惑也值得深思。
比如,这些二维码是谁贴出来的?明显是虚假广告的东西,为什么允许贴出来?快递平台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2. 过去是黑暗的,无法追寻
这种快递箱二维码广告,并非是小众噱头,在小红书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一大堆受害者排队讲述自己的故事。
浏览他们的被骗经历,你会发现,几乎都是话费充值诈骗。
不过,早在2022年,人民周刊网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评论,此后的每一年,都有相关媒体对此现象进行报道。
媒体调查也十分全面,除了低价充值话费、会员等花招外,新京报甚至估算了“真正的中奖概率”,称“快递广告的中奖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既然在2022年就已经指出,那为何这种方法至今在《盒子》中依然盛行,且没有消亡的迹象?
经过一番思考,我觉得快递箱二维码诈骗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多数人觉得自己不会被骗。
扪心自问,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快递箱上的二维码时,我们真的会去扫吗?很可能不会,因为我们心里知道这里面肯定有诈骗。既然知道是诈骗,我们就会避而远之,所以并不太在乎这个现象背后的利益。
直到小芙那篇获得6300个赞的被骗帖子被广泛传播后,我们才惊讶地发现,现实生活中被骗的人还真不少。
针对这一现象,《每日经济新闻》进行了网络调查,参与投票的444名读者中,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快递单上的二维码是骗局,但依然有10人不仅扫描了,还被骗钱,占比近2.2%。
随后,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并走访了家附近的几个快递站,发现这些快递箱上的二维码广告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快递单自带的二维码,一种是到站后随取件码一起贴上的二维码。
这两种动物看上去可能不属于同一物种,但它们可能有共同的母亲。
因为市面上大部分快递单据系统都是由单一快递公司负责,这些二维码广告自然也是由这家快递公司集中印制,印在市面上大部分快递单据上。在快递公司的官网上,也可以搜索到官方的单面广告介绍。
至于小福扫二维码的快递站,是属于另外一家快递公司的,也有自己的发单系统,文章开头我扫的快递二维码也是出自这个快递站。
也就是说,两家不同的快递公司形成了两种“广告投放”的盈利模式,即快递二维码广告和取货码二维码广告,而这些二维码广告中,又以诱导充值的小广告居多。
据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解,快递单二维码广告价格为每千张2.1元,如果要投放,一次至少需要投放400万张。也就是说,投放一张充值话费的广告,仅需花费8400元,就能覆盖400万个快递箱。
虽然采访中没有介绍取货码上放置二维码的价格,但相信应该比快递单模式便宜,毕竟快递单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购买习惯精准放置,而取货码模式则是简单粗暴地贴在每一个进站快递箱上。
但最让我吃惊的是,快递单广告工作人员透露的二维码扫描率竟高达0.03%,简单算一下,作为投放虚假广告的公司,仅需支付8400元,就能将下面这个制作拙劣的链接推送给1.2万人。
在这1.2万人中,只要有84人出于好奇并尝试充值,那么从事虚假广告的公司就能收回投资。
我们之前曾计算过,基于《每日经济新闻》小样本统计的扫码欺诈率为2.2%,而虚假广告公司只需要0.7%(84÷12000)就能收回成本,这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纯利润。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简单估算出虚假广告公司的利润:他们每投入8400元的推广费用,就有可能获得近1.68万元的纯利润。虽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利润,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投放模式也不太可能亏本。
因此,作为性价比极高的垃圾广告位,被一大批欺诈公司抢占也是情理之中的。
至于曝光骗局的小芙,从她发帖的文字可以看出,她已经或多或少接受了自己被骗的事实。这也是大多数人面对这种野蛮的网络骗子的态度。“举报了,但钱肯定追不回来了,就这么算了。”
一个稍感欣慰的消息是,通过手机充值交易信息中的《用户协议》,基本可以确认该二维码广告的来源是一家名为“开元优购”的小公司。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开元优购两个月前已被市场监管部门吊销经营许可证。
3、二维码广告“回头再看”
龙二出于兴趣,查阅了过去大量快递箱上的二维码,寻找它们的来源和广告类型,结果发现快递箱上的二维码也是一步步演变,最终定格为现在的样子。
早年快递箱上的二维码广告,其实可以显示有英语课程送达,不管是真是假,至少不是一开始就抽奖,学不学英语,还是看个人需求。
而电话卡广告则趋向于一种常规的广告类型,可能是因为当时大家都把它当成一种新的广告渠道,想测试一下它的投资回报率,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广告内容。
他们甚至找到了利用汽油券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但经过多轮市场测试,这些各式各样的广告最终都销声匿迹,原因可能是它们的投资回报率无法让背后的“广告主”满意。
用户需求定位不准确、重定向方式过于复杂、用户信息过多,都是用户扫码后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的阻碍,所以渐渐地,快递箱上的二维码广告开始变得简单,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人心。
有手机的人都需要话费吧?而且还是5折!充值金额设定为100元,轻松回收,不会让用户觉得充值很痛苦。转账即付款,省去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无推销、无推广、无售后服务,以一次性交易为主。
这就是为什么二维码欺诈广告如此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快递箱上。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轮盘机制设计得简单、容易上瘾,大概率总会是最后的赢家——0.03%的扫描率就足以确保他们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