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对于 LiDAR 巨头 RoboSense 来说有点困难。
7月5日,随着IPO六个月限售股解除,公司股价开盘暴跌,日跌幅达68.56%,收于16.02港元,市值缩水至72.24亿港元,一天之内蒸发157.53亿港元,创下历史新低。
在LiDAR领域,速腾聚创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拥有阿里菜鸟、小米、比亚迪、北汽等强大资本支持,2024年1月5日,公司IPO首日市值193亿港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达公司。
2024年6月,速腾聚创股价涨至137.5港元,市值突破600亿港元,这样一个顶着如此光环的公司,为何短短一个月时间,市值就蒸发500多亿港元?仅仅是因为解除禁售期而来的原因吗?
▲(RoboSense上市以来股价走势图。数据来源:百度股票市场)
是不是因为解除禁令才引发了麻烦?
对于7月5日股价大跌,速腾聚创向《时捷》回应称,“我们理解股价波动应该是因为部分股东股票解禁,这是股市的正常现象。不过,我们也理解解禁会让公司股票流通量增加。”他同时强调,公司业务运营正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管理层对公司业务充满信心。
公开资料显示,RoboSense成立于2014年10月,主营业务为激光雷达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和销售。
在速腾聚创之前,“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于2023年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2024年1月5日,总部位于深圳的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完成在港交所上市,速腾聚创被誉为“香港激光雷达第一股”。
顾名思义,LiDAR 是一种利用激光探测和测量物体位置、形状、速度等信息的技术。根据 CSI Consulting 的报告,汽车行业是 LiDAR 解决方案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配备激光雷达的汽车拥有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功能。
RoboSense 的 LiDAR 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公司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22 年占总收入约 30%,2023 年占 70%。公司从市场获得机器人等产品订单。2020 年至 2023 年,公司激光雷达总出货量分别为 7,200 台、16,300 台、57,000 台和 256,000 台。总营业收入将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而扩大,分别为 1.71 亿元、3.31 亿元、5.3 亿元和 11.2 亿元。
▲(上海车展,RoboSense的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
截至2024年5月,RoboSense已获得22家主机厂71款车型的量产订单,主要客户包括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传统车企,以及小鹏、Zeekr、威马汽车等汽车新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速腾聚创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目前国内激光雷达市场由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华为四大巨头占据,放眼全球,根据知名咨询机构Yole Group《2024年汽车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国产激光雷达占据全球84%的市场份额。
具体来说,禾赛科技在2023年将占据37%的市场份额,速腾聚创以21%位居第二,同时速腾聚创也是增速最快的LiDAR公司,其市场份额仅为9%。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2024年1-5月激光雷达供应商排名,国内激光雷达供应商累计装机量超过44.5万台,速腾聚创以4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随着渗透率的加快,车型标配率提升至6.3%。
由此来看,速腾聚创的规模无疑足够大,此次解禁日释放的股份中,包括速腾聚创基石投资者南山战略新兴产业投资的1816.6万股限售股份,占其已发行股份的10.3%,占比4.04%,涉及资金总额9.26亿港元。
这让速腾聚创股价遭遇了上市以来的最大一次打击。Wind显示,7月5日,速腾聚创成交量为2153.42万股,成交金额3.78亿元,换手率为4.78%。“这或许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一家公司的真实预期,他们更关注速腾聚创未来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而非短期的投放量。”雷达追踪资深人士侯唐(化名)表示。
侯唐的话代表了部分市场的担忧。2020年至2023年,得益于激光雷达的热销,速腾聚创营收从1.71亿增长至11.2亿元,增长逾四倍。而速腾聚创则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亏损2.21亿元,此后亏损不断加大,2023年扩大至43.37亿元。
此外,侯唐告诉《时捷》,速腾聚创股价波动的部分原因是公司失去了客户。2023年初,速腾聚创正式宣布拿下汽车行业“最火炸子鸡”。“但今年,公司的M7、M9车型都转用自家的LiDAR产品,这无疑会对速腾聚创的销量造成不利影响。”
不过,另一位业内人士对丢单的说法表示怀疑,他表示,RoboSense的雷达和华为的雷达在外观上有明显区别,据他观察,该领域还是有新老高手的,这款车型搭载的是速腾雷达。
“抛开行业问题不谈,其实对速腾销量贡献比较大的几大车企有比亚迪、吉利智行、智己、小鹏等。”上述人士补充道。
解禁后,速腾聚创迅速采取行动稳定市场,7月5日晚间宣布计划斥资不超过2亿港元在公开市场回购股份,7月8日当天,速腾聚创股价当日上涨1.3%,收盘报16.3港元,涨幅1.75%。
潮汕兄弟创业
RoboSense 创始人邱纯新和邱纯潮是广东潮汕两兄弟,哥哥邱纯新是80后,2007年7月获燕山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1月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4年7月、2015年7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2014年博士毕业后,邱纯新与导师朱晓瑞教授、实验室同事刘乐天在深圳南山区创立了速腾聚创(RoboSense),进军车载激光雷达领域。
相比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哥哥,小他6岁的邱春超在学习成绩上就没那么出色了。2012年6月,邱春超获得中国广东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证书,2022年10月,获得中国香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并拥有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但相比于哥哥,邱春超更有商业头脑。
上市前,哥哥邱纯新是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CEO,弟弟邱春超则担任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上市三个月后,兄弟俩的分工逐渐清晰,邱纯新的职位改为首席科学家,逐渐退出舞台,弟弟邱春超接任CEO,负责统领集团整体战略、业务发展和管理执行。
投资阵容方面,东方富海以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起步,此后,RoboSense已获得多达14轮融资、超36亿元资金,投资方包括复星集团、北汽资本、比亚迪、吉利控股、广汽集团、小米长江基金、云锋基金等。按照上一轮融资价格计算,RoboSense估值已超过160亿元。
在招股书中,速腾聚创表示,2022年国内销量最好的10家汽车主机厂中,有9家是速腾聚创的合作伙伴。公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信息,并强调了几个“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成功获得21家汽车厂商及一级供应商52款车型的预购订单,排名全球第一;2022年,公司在机器人行业累计客户销量排名全球第一;2021年6月,M平台产品的量产交付,使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实现搭载自研芯片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量产交付的激光雷达公司。
在众多投资人的支持和多方面的成绩下,邱春朝一度登上2023年胡润U35中国创业先锋榜、2023年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
2023年年报显示,包括工资、分红、股权激励等,邱纯新的总薪酬为176.6万元,邱春朝为1.22亿元。
▲(RobotSense CEO 邱春朝(左)、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中)、RoboSense 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邱春新(右)在2024北京车展合影。图片来源/RobotSense官方微信公众号)
价格爆炸
RoboSense股价暴跌,其同领域主要竞争对手禾赛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并不理想,尽管市场份额领先,但禾赛科技股价已从上市之初的20%以上跌至如今的1美元以下。
与此同时,和速腾聚创一样,禾赛科技也陷入亏损周期。2023年,公司全年激光雷达出货量22万台,同比增长176.1%;同期实现营收18.77亿元,净亏损4.76亿元。再往前追溯,2021年、2022年,公司也分别录得3亿元、2.45亿元的净亏损。
显然,两家激光雷达巨头都难以盈利,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激光雷达售价太低。
《时界》注意到,近年来LiDAR产品价格一路走低,不断突破行业底线,以RoboSense为例,结合相关研报及公司财报,该公司应用于ADAS应用的产品平均售价从2021年的1万元左右下降到2022年的4300元,再到2023年的3200元。
一方面是价格在下降,另一方面是研发费用和销售及营销费用在上升,2020年速腾聚创这两项费用为3.77亿元,2023年更是飙升至7.21亿元,直接对公司利润造成压力。
LiDAR价格的下降和车企息息相关,过去由于成本较高,只有高端车型才会配备LiDAR,而随着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的普及,大量30万元以下的车型也开始配备LiDAR,可见LiDAR的需求量很大。
但激光雷达的价格是包含在汽车售价里的,车企不会为激光雷达额外付出成本,为了抢夺车企的客户资源,激光雷达厂商只能拼命降价。
邱春朝曾公开表示,RoboSense要做的就是撕掉激光雷达昂贵的标签,用芯片化、平台化,以规模化为杠杆降低成本,希望20万元以上的汽车上能搭载,售价下降到15万元之间,甚至12万元左右的车都能搭载激光雷达。
有业内人士将RoboSense形容为“量王”,最明显的举动是4月15日,RoboSense发布了M平台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宣告汽车激光雷达行业进入“千元机”时代。几天后,禾赛科技又推出了基于第四代芯片架构的ATX超广角远距LiDAR,虽然具体价格未透露,但被形容“极具竞争力”。
不止这两家公司,比亚迪也在推进自主研发激光雷达,董事长王传福称成本可能只要900元。
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价格战仍将是激光雷达厂商的主旋律,且将愈演愈烈。“如何在保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还能赚钱(维持合理的毛利率)?”,这是所有激光雷达厂商进入商品时代都会面临的新问题。”侯唐总结道。
不过,厂商之间竞争的时候,应该把订单选择权交给车企。用侯唐的话来说,除了报价因素,产品性能和品质,以及公司能否提供稳定、长期的供货,都是车企考虑的重点。毕竟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光靠低价是无法维持一家企业的,如果有一天所有供应商都破产了,他们还怎么供货?”
业内有句俗语,叫“LiDAR靠中国”。从目前全球形势来看,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未来,这句口号只会越来越响亮。
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2026年将达431.8亿元。中观咨询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2026年将达431.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04.2%,到2030年,中国市场将占全球市场的34.6%,成为汽车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最大的市场。
巨大的市场前景足以诱惑业内人士,哪怕不赚钱也要继续耕耘。他们也知道,要想活下去,资金实力、续航能力、产品定价、出货能力等都将面临极大考验。“今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如果激光雷达厂商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出货(月产1万台以上),就将被淘汰。”唐侯用一句话形容行业竞争的残酷现实。
对于RoboSense而言,外界只能看到出货量等表面数据,其真正的核心实力还需由市场来评判。
作者 | 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