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三农  工业机器人  乙方  二手数控车床  上海进口报关公司  二手工程机械  二手挖掘机  二手反应釜  2022  二手机械进口报关 

公元前 49 年卢比孔河边凯撒的艰难抉择与最终决定

   2024-07-24 网络整理佚名1900
核心提示:公元前49年,卢比孔河边,凯撒在做最后的思想斗争,站在他身后的是罗马最精锐的野战军团,他们在等待着统帅的命令,进攻自己祖国的命令。

公元前49年,卢比孔河畔,凯撒正在进行最后的思想斗争,他的身后站着罗马最精锐的野战军团,他们正等待着总司令的命令,进攻自己的国家。

按照罗马法,带兵在外的将军如果率领军队渡过卢比孔河,就是叛徒,凯撒必须慎重考虑是否要过河。

在那短暂的犹豫中,凯撒的脑海中一定闪过许多画面:公民制度、元老院、罗马法;两极分化、军事改革、内战……

理清了一切的逻辑之后,凯撒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渡河。

提供者

今天,我们以上帝的视角,知道了凯撒下令渡河之后发生的事情。凯撒在战役中击败了元老院支持的庞培。后来,面对拥有大军的凯撒,元老院不仅没有办法定义他为“叛徒”,还在凯撒的威逼利诱下,不得不授予他终身独裁官的地位。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力量对比__忽必烈阿里不哥

如果倒退一百年,元老院只需一道调动令就能对付凯撒这样的将军。但现在,原本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元老院,却成了凯撒可以随意操控的傀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剧烈的变化?要知道,即便是在凯撒生活的时代,元老院也只是名义上的罗马共和国最高权力机构。

导致元老院权力衰落、军事领袖崛起的因素有两个:

第一是罗马不断的对外征服之后所形成的行省支撑罗马的经济模式。

二是民兵制度解体和罗马军团长期对外战争之后,职业士兵的出现。

二者互为因果。

最初,罗马共和国的军事力量来自国内自耕自耕的农民,战时为士兵,平时为平民。将军和士兵都是临时的,后勤保障由元老院领导下的罗马官僚机构提供。在这样的模式下,军事领导人不可能拥有权力,因为将军和他们的军队都由国家供养,而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自然可以罢免将军的职务。

随着征服地区的增多,自耕农的大规模破产,罗马共和国不得不修改兵役规则,允许无地的罗马公民成为职业军人。由职业军人组成的罗马军团是各行省居民向罗马人纳税的根本保障。军队与国家的关系由此发生变化。

在新的经济模式下,罗马军队确保各省继续支持罗马,军队成为供给者,元老院贵族成为被供给者。

_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力量对比_忽必烈阿里不哥

一旦关系发展到这个地步,供养者就会产生强烈的杀掉被供养者、独立自主的欲望。而对被供养者来说更尴尬的是,他们虽然名义上还居高临下,但却已经没有任何能力阻止被供养者独立自主了。

公元1259年,钓鱼城,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蒙哥死于宋军的投石车之下。这个剿灭无数敌人的强大帝国即将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的本质,就是老生常谈的供养关系问题。

年幼的儿子守着炉子

在开始讲述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皇位的故事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蒙古帝国的两个传统或制度:

一个是库鲁尔台大会,一个是守灶的小儿子。

蒙古帝国是由草原游牧部落组成的,库里台制度是为了适应蒙古部落联盟政治模式而建立的。

按照蒙古传统,大汗之位必须由各部落首领在库鲁台会议上提名,换言之,库鲁台会议名义上是汗位问题的“最高权威”。

但这一制度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就遇到了问题,由于成吉思汗的地位高,他的意志是否高于库里台的决定,已经无从回答。

幸好,第一次皇位交接很顺利,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人是其三儿子窝阔台,而库鲁台大会的推荐结果就是窝阔台成为新汗。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力量对比__忽必烈阿里不哥

你以为窝阔台现在“稳定”了吗?不,因为又有蒙古大将出来“捣乱”。

蒙古族有个传统叫“小儿子守灶”,意思是小儿子继承父亲的祖业,其他儿子则要出去开拓新的疆土。

成吉思汗在选择窝阔台作为继承人的同时,却把自己最重要的资源:10万蒙古骑兵交给了小儿子拖雷。

刚刚继承王位的窝阔台虽然是名义上的大汗,但他手下只有三万多兵马,那么他和弟弟拖雷之间,谁才是蒙古真正的统治者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兵力占优的拖雷让位于兵力占劣势的窝阔台,纯属偶然,直到拖雷莫名其妙地死去,窝阔台与拖雷之间一触即发的矛盾才得以结束。

然而窝阔台第三代汗贵由死后,汗位之争再起,最终在决定汗位候选人的库鲁台会议上,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拔都支持拖雷王朝的蒙哥,助其登上汗位。

成吉思汗曾说过:窝阔台只要还有一个后代,他就有比其他人更高的王位继承权。

但由于拔都等人的操作,成吉思汗的命令变得无效。

由此可见,库鲁尔台大会依然遵循丛林法则,谁的拳头大,谁的话语权就大。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力量对比__忽必烈阿里不哥

那么现在蒙哥意外去世了,按照惯例,新的汗位要在库里台大会上选举产生,而汗国的继承人基本上锁定在两个人身上:忽必烈汗和阿里不哥。

按照一般的剧本,两人都来到库鲁尔台大会,看看谁的支持率更多,以决定汗国的继承人,但形势却再次变得复杂起来。

特殊区域

严格地说,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帝国内部的每一次皇位更替都不是和平的。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与拖雷发生皇位之争;窝阔台死后,马乃真皇后即位;贵由汗死后,海密施皇后独揽大权;蒙哥汗即位后,对海密施一脉进行了大规模清洗。

不过,尽管权力交接并不顺利,但历次汗国更替所引发的权力动荡,都只限于高层领导人之间的斗争,如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两大派系之间,分裂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派系,并发生大规模争斗,这大概是蒙古帝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

蒙古帝国的权力交接一直有一个潜规则:谁能得到更多蒙古贵族,或者部落首领的拥护者,谁就能成为汗。之所以一直存在这样的潜规则,是因为蒙古帝国初期的模式单一,蒙古帝国虽然征服了大片土地,但毕竟还是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

蒙古帝国早期的征服,基本上保持了劫掠、屠杀、降服、留置纳税等简单粗暴的模式。

_忽必烈阿里不哥_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力量对比

这里就需要说一下蒙古帝国征服地区降民的地位了。在蒙古帝国统治者的眼中,这些降民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当地收取赋税,然后上交蒙古帝国,他们只是蒙古帝国在当地的代理人,说白了就是狗。这些人是不可能拥有权力的,至于他们想要拥有军队,更是天方夜谭。

在这种模式下,蒙古帝国虽然征服了大批地区,但是这些征服地区的作用仅仅是蒙古帝国的“血袋”,并没有改变蒙古帝国部落联盟的组织形态。

只要蒙古帝国的组织形式仍然是部落联盟,在库里台大会上谁能获得更多蒙古贵族的支持,谁就能成为汗。这一规律就不会改变。

然而随着特殊地域的加入,蒙古帝国的部落联盟组织形式开始出现松动,这种松动所带来的不平衡最终在蒙哥死后给蒙古帝国政坛带来了一场海啸。

汉迪

蒙古帝国第一次入侵金朝时,采取的也是金朝在华北地区一贯使用的焦土战术,入城之后大肆屠城、洗劫,然后愤然离去。

但这一切,随着木华离南征北战开始发生改变。

忽必烈阿里不哥_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力量对比_

当时的华北平原曾一度被蒙古军队蹂躏,成为千里荒芜之地,但蒙古帝国的“攻不占”策略和金朝在该地区名义上的统治,导致这一地区形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华北平原历来有一个传统,每当国家发生动乱,当地人就会自发地聚集起来保卫自己,从而形成军阀或土豪。

随着蒙古军队撤退,金朝统治者无力恢复统治,华北地区的权力真空很快被汉族地主所填补。他们有民有兵,在民族关系的纽带下团结一致,经常在当地豪强集团的领导下与外来者决一死战。

等到木华离再率军南下,如果还是采用之前杀戮抢劫的手段,必然会招致这些汉族军阀的拼死抵抗。单个的汉族军阀或许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但蒙古军队要是将这么多汉人修建的军事堡垒一个个攻下来,就算木华离的军队还在华北,也不够用。

更为尴尬的是,在木华离南征后不久,成吉思汗的西征也开始了,木华离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军队去支援成吉思汗的西征,这对于本来就兵源不足的木华离来说更是打击。

这样的客观条件让木华离不能再走老路,于是他采取了拉拢当地汉族军阀的策略,只要这些汉族军阀向蒙古帝国纳税,木华离就会承认他们的地方皇帝身份。

华北是东亚最重要的农业区,工业革命之前,农业区的产量高于其他经济模式的地区,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经过宰相耶律楚材的税制改革,华北平原逐渐成为蒙古帝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或者说,华北平原的人民是蒙古帝国最重要的“供给者”。

随着蒙古帝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它开始从征服的领土上吸血,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毕竟征服的领土只是蒙古帝国的“血袋”,这些被解除武装的领土无法对强大的蒙古帝国的统治构成威胁。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力量对比__忽必烈阿里不哥

但华北平原的情况就特殊得多,因为随着蒙古人在汉地经营的深入,他们惊奇地发现,这片“宝地”不仅能提供金钱和粮食,而且还能提供重要的人力来源。

如果只有华北平原为蒙古帝国提供兵力就好了,但问题是蒙古帝国的统治者对汉人的登记工作做得比较差,所以他们通常直接从汉族世袭贵族中抽调军队。或者说,这些士兵原本就是有组织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只是“加入者”。

华北平原的汉人是蒙古帝国最大的后盾,他们不仅提供了金钱和粮食,还有人力,更可怕的是他们本身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财权、人事权甚至军事权都处于半独立状态,这样的权力模式足以让任何稍有政治敏感的人感到不寒而栗。

错位

自从汉族世袭贵族成为蒙古帝国最大的支持者,并且是暴力支持者的那一刻起,他们的诉求就注定不再被忽视,而他们会选择自己的代理人。

这位代理人就是通晓儒家思想的忽必烈汗。

忽必烈以汉法统治汉地,深受北方汉族人民的喜爱,同时也维护了汉族世袭贵族的利益,赢得了这一群体的忠诚追随。

有了这两点,忽必烈实际上已经掌控了蒙古帝国最大的税收和军事力量来源。按照常理,蒙哥死后,即便他赶回哈拉和林参加库鲁尔台会议,也会被选为蒙古帝国的新汗,而蒙古帝国向来奉行用拳头说话的原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时蒙古帝国内部存在着明显的权力错位。

蒙古帝国的一些王公贵族也许没有强大的硬实力,但是因为其地位显赫,所以有权参加库里台会议选举新汗。

华北平原的汉族世袭贵族虽然势力强大,但因为他们不是蒙古人,所以无权参加库里台会议选举新汗。

忽必烈在汉区以汉法治理汉人,虽然客观上给蒙古帝国带来了更多的税收和人力,但一些蒙古王公贵族仍然依靠忽必烈统治时期汉人缴纳的赋税来维持生计。但他们并不感激忽必烈。在他们眼中,重视汉人的忽必烈已经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蒙古人了。相比之下,对汉区了解不深的阿里不哥才是更“纯粹”的蒙古人。

_忽必烈阿里不哥_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力量对比

于是,蒙古帝国内部逐渐形成了两派,一派是以阿里不哥为首的“纯正”蒙古派,他们视汉化为祸患,对忽必烈任用汉人、以汉法治汉区的做法十分不满,他们硬实力弱,却有选举权。

另一派是以忽必烈为首的“汉化派”,充分利用华北平原的汉族人口,依托华北平原丰富的物质资源,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拥有强大的硬实力,但大部分人没有选举权。

正统

按照传统,在和林的库鲁台大会上选出的领袖才是蒙古帝国真正的大汗,但考虑到当时权力的悬殊,如果忽必烈前往和林参加库鲁台大会,他肯定会输,但如果他凭借手中的权力以武力对抗,他很有可能会获胜。

所有聪明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道路,所以像忽必烈这样成熟的政治家,更加不可能急忙赶回喀喇昆仑出席库里台会议。

但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忽必烈深知争取合法性的重要性,虽然他实际上想利用手中的硬实力打破常规夺取汗位,但也想让一切看起来合法。

成吉思汗死讯传来后,忽必烈率领南征的军队缓缓北归。当得知其弟阿里不哥准备在哈拉和林召开库鲁台会议时,忽必烈立即采取主动,将开平地区的库鲁台会议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这场在自己领地上举行的山寨版库鲁台会议,参加者都是他的亲信,当然会推选忽必烈为大汗。

忽必烈阿里不哥__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力量对比

但堡垒就是堡垒,临时队伍就是临时队伍。忽必烈名义上是在库里台大会的同意下登基的。这一次,忽必烈的反常举动让他的弟弟阿里不哥措手不及。他不得不匆忙在哈拉和林召开库里台大会,并被推选为大汗。

从场地和参加者来看,阿里不克举办的库里勒台无疑更为正统,但由于忽必烈在这方面率先行动,所以阿里不克举办的库里勒台似乎更像是山寨版。

当然,忽必烈并不执着于谁才是真正的正统,他以非常规方式举办的库里台,只是那些不再拥有硬实力的蒙古贵族们的出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汗位是要靠拳头去争取的。当他用汉人组成的铁拳打下去的时候,那些蒙古权贵们就有借口安慰自己,说忽必烈是靠库里台拥护的正统汗,而不是靠拳头强而破坏规矩的蛮夷。

损益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忽必烈无疑是理性的,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最终决定自己能拥有多大权力的永远是自己的实力,相比于贵族虚幻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始终确保自己手中拥有最多的财富和最强大的军团。

他又聪明,适应社会,用汉法治理汉地,使华北平原这个最富庶的地方成为他的“后花园”,给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兵源、财源和粮食。

他依然很敏锐,在成吉思汗死后,他马上就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确保自己在争夺汗国的战斗中处于有利地位。

和阿里不哥相比,忽必烈的政治成熟度无疑高出不止一个层次。

在硬实力和政治成熟度都全面被压垮的情况下,阿里布加实在是没有任何胜算。

但世间万物都是有代价的,依靠汉人,依靠汉人提供的兵马、钱粮,固然可以保证忽必烈成为蒙古帝国最强大的势力,但过分依赖汉人,也注定了蒙古帝国最终的分崩离析。

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成为新的大汗后,蒙古帝国的分裂开始加速,从此蒙古帝国内部的叛乱就从未停止过。

对于忽必烈来说,依赖汉人既是良药也是毒药。这种身份认同错位感将伴随忽必烈一生。整个蒙古帝国也深陷在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之中。这种危机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扩大和积累,最终将整个帝国撕成碎片。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4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