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青年论坛】
编者注
纵观人类文明史,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深刻书写和记录了特定时代的风貌和气质,震撼古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经典陶冶气节、锤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当代青年要自觉树立经典情怀和时代关怀,既要做脚踏实地、敏锐的理论研究者,又要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实践者。为此,本刊组织数位青年学者就如何让阅读经典、领悟道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进而推动主客观世界的转化,并邀请专家点评,以期给当代青年在经典阅读和哲学思考上带来经验和启迪。
讨论嘉宾
郭农洲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吴剑锋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李铁政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系博士生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张应田
1 经典的智慧和力量
主持人:经典是历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的著作,记录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具有永恒的价值,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提供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激励。请您谈谈如何理解“经典的力量”?
吴剑锋: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思想穿透力极强,具有永恒的启发性。它或者提出一个永恒的问题,或者建构一个思维范式,或者开辟一个讨论领域并引发持续的思想争论,或者为理解现实世界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视角,或者五花八门。我认为经典有三种力量:第一,经典能点燃思想的火花。经典不仅记录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也蕴含着对人生、社会、宇宙的深刻思考。经典文本中的智慧火花,能激发读者的灵感和创造力,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想的边界,从而推动知识和思想的不断创新。第二,经典能促进文明对话。经典文本具有超越时间的力量,搭建起不同文化沟通的桥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第三,经典能打破思维的盲区。 经典文本的伟大还在于它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思想资源,能够促使读者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自省,从而突破固有的认知局限,获得高水平的认知能力。
郭农舟:哲学社会科学经典是经过历史洗礼和筛选,流传至今的巨著。“经典的力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从社会角度看,“经典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引领力量。经典蕴含着对时代的思考、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经典是开放的,不断向现代延伸,不断参与当代现实的建构。从个人角度看,“经典的力量”具有明确的解释力。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可以借助经典看透、把握现实,进而形成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清晰认识。借助经典,我们才能更好地确定人生的方向,“临乱而静”。
李铁铮:经典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以其深刻的思想洞见和高度的艺术表现,对人性、社会结构、道德价值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当代社会文化的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经典本身也构成了人类生命的存在和意义。经典为人所创造,服务于人,将人的生命世界与动物的自然世界区分开来,使人成为“文化动物”。可以说,在人类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经典赋予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经典的力量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人格的塑造。经典以符号作为教育的载体,教育和引导人们从以生死为生命周期的“生物人”到“社会人”,再到“社会需要的人”。 通过经典的力量和价值,我们不但可以丰富知识、提升思想,而且可以不断完善人格和精神,为个人理想的实现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主持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优秀传统经典、外国经典著作等都是我们把握历史脉搏、寻求精神食粮的重要资源,请您谈谈从这些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哲学营养?
郭农洲:研读经典,是一个与前人对话、提高自身智慧的过程。至于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它给我们提供的养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批判性思维。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在给卢格的信中提出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把他的哲学称为“批判的哲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它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二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们的行动改造世界的实践理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一切使理论走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可以在人的实践中,在对这种实践的认识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品格,也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关键。 三是人民本位。人民本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说话、代表人民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人民群众决定历史的‘任务’和历史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生动阐释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李铁铮:读经典、悟道理,对于修身养性、磨砺品格极为重要。首先,经典滋养世界观。经典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解社会变迁和思想观念的演变,并以此构建宽广的全球视野。马克思的《资本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运行机制,揭示了经济基础对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道德经》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内在联系,使我们更加注重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探讨了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原理,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增强了我们对全球事务的关注和理解。其次,经典滋养人生观。经典中深厚的哲学养分,帮助我们理解人生的意义。 比如,庄子的《逍遥游》教导我们超越功名利禄和权势,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深入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和人类的命运,让我们通过对道德和善行的追求,反思个人存在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最后,经典滋养价值观。经典帮助我们树立核心价值观,培养批判性思维,追求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剩余价值理论,引导我们关注劳动者权益和社会公平,认识社会不平等和冲突的根源,进而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坚守伦理道德,追求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讨论了幸福生活与美德的关系,强调践行美德的重要性。
吴剑锋:经典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更是思想和哲学的宝库。经典中蕴含着“惊奇”和“爱智慧”的哲学基因,可以激活和唤醒我们内心的好奇心和求知冲动。通过研读经典,我们可以学到:第一,思想的深度和内省。经典著作往往提出深刻的哲学命题,引领我们进行深刻的内省。中国优秀的传统经典,如《论语》《道德经》,外国经典,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启发我们去反思和理解人生的意义、道德规范、理想社会。第二,多元视角与包容开放的胸怀。经典著作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这种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包容的胸怀和境界,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思想之间的差异。例如,通过研究西方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第三,历史洞察与反思。经典著作通过对历史事件、动力机制和社会结构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揭示社会历史演变规律的经典理论。这些理论洞察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也为我们理解现在、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思维框架。例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的角度阐释社会变迁规律,为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
2 研究经典的方法和途径
主持人:任何事物都有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经典,领悟道理,也需要科学方法论的指导。请您谈谈研究经典应该掌握哪些方法?
吴剑锋:第一,研究经典要善于自我提问。提问可以促使个体对研究经典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经典建立起最初的联系。通过自我提问,可以不断促进思维活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探究文本的深层含义。比如,一个有利于提升研究经典的体验感和成就感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读书?有的读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读书,有的是为了自我提升而读书,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基于不同的原因或动机,适合的具体方法和目标也不同。但不管动机是什么,只要开始阅读,就会有所收获。第二,研究经典要从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经典作品,可以激发持续的研究热情。兴趣会引导我们更加专注、更加投入,自己解决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它是通向自己内心力量的通道,引导我们“以己为方法”。第三,研读经典,要勤于积累笔记。读书笔记能有效提升研读领悟力。勤于积累读书笔记有三个重要作用:一是巩固记忆,深化理解。做笔记是一种复述和回忆的方法,写笔记能有效激活研读时的原有记忆,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二是积累材料,获得反馈。写笔记也是知识输出的初步途径,不仅可以为正式写作积累材料,还可以促使我们检查研读成果,建立自我反馈机制以深化理解,形成研读与写作的良性互动,提升研读的成就感。三是丰富联系,激发创造力。写笔记也是深度思考的结果,在坚持做笔记的基础上,建立个人笔记体系,可以为研究和写作沉淀思路,建立丰富的思维联系,从而激发思想创新。
郭农舟:经典著作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们直接回应了创作时的时代问题,还在于后人对它们的不断研究、回应、批评、探讨、质疑和驳斥。这些相关文献和经典著作本身构成了一个经典文本群,从经典著作创作之时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任何一部哲学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都是回答人类提出并不断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活的理论。这些经典著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即使只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经典专著,也会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法文版序言中曾对他的法国读者说:“科学上没有坦途,只有不怕辛苦、沿着险峻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辉的顶峰。”对于经典著作的研究,也需要经过艰苦的攀登,才能达到经典文本的思想高度。
方法上,一是逐字逐句地读。写作的过程就是逐字逐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我们研读时,也需要逐字逐句地研读,对文字心存敬畏,逐渐领悟作者的思想。二是反复研读。“读万卷书,百家讲万家”,无论是整部经典著作,还是某一章、某一片段,都需要完整地、反复地阅读,静下心来揣摩作者的思想。没有深入研读,对文字主题概括不够清晰,对文字结构理解不够清晰;没有反复研读,对文字思想把握不够全面,对文字细节解释不够合理。
李铁铮:在经典文本研究中,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至关重要。首先,要把经典研究与问题意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研究经典时要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涉及文本讨论的主题、作者的观点、人物的行为等等。通过提出问题和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探索文本的内涵。其次,要把经典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史的发展结合起来。经典横向看是社会,纵向看是历史。在经典研究中,要立足于大的历史视野,明确经典文本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作者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这些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观点和思想,以及作者的写作动机和目的。此外,还要把经典文本放在思想史发展的背景下考察。 这包括了解文本与同时代其他重要思想流派或著作之间的关系,以及文本对后世思想的影响与传承,并将其与当代社会的实际发展联系起来,从而为我们改造客观世界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参照和理论依据。第三,将经典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观结合起来。我们需要从经典文本中提炼出核心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梳理和分析,然后将这些核心思想与当代社会的现实进行比较,探究其在当今社会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意义,再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出切实的应用策略与措施。最后,我们还应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包括比较研究方法、历史方法、社会史批评方法等,拓展经典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充分解读经典文本的内涵与意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经典著作的思想内涵,揭示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中。
3 经典现实观
主持人:实践越多,认识越多;学问越深,实践越充分。请您谈谈如何用经典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为强国兴国、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郭农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态度。”“要用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用真理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当代内涵。”研究其他经典著作也应如此,要联系历史条件、现实情况去思考。研究经典著作,要坚持守真、求实创新,要回到历史中去认识真理,看透现实才能获得新意。阅读中强调历史性、学术性,并不会弱化现实的维度,反而会让我们更加贴近现实,更加深刻地把握现实。经典文本本身就是对当时社会问题和现实困境的反思和探索。 在回归历史的基础上,分析经典形成的历史背景,挖掘经典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并结合对现实的细致观察和具体分析,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真正思考当代的现实问题,为建设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吴剑锋:创新是读者个人理解、精神品质与社会现实互动的结果。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增强经典的现实体现力:一是把对经典的深入探讨作为知识创新的交流平台。这种探讨不仅是对文本内容的复述,更是对其思想深度的探索与批判。通过集体讨论,学者们可以分享不同的见解,激发新的思想火花。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新颖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涌现,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跨学科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二是把对经典的精心研读作为理论创新的资源库。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前进的动力,经典文本是理论创新的重要资源库。经典的价值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为现代理论创新提供论证方法、概念框架、语言风格、精神气质等丰富的资源。 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细致研究,我们可以提炼出其中蕴含的尚未充分发掘的思想资源和线索,也可以运用知识考古学、解释学、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发现和提炼新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研究者形成批判性思维,推动理论不断创新。第三,以经典批判性研究作为方法创新的动力。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方法创新是提高研究质量、拓展研究领域的关键。批判性研究不仅意味着理解和尊重经典中的思想,更意味着敢于质疑和挑战,从理论问题和中国经验出发,审视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发现其论证漏洞和理论局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转化,从而推动方法创新,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李铁铮:用经典推动主客观世界改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和学术化的过程。学术化增强了经典理论的生命力和彻底性。当代青年阅读经典,不仅是提高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使命、担当时代责任的重要保证。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点还时常以新的形式出现。当代青年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理论力量和思想武器,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点的影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努力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独特的实践创新,提出了大量需要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经典,才能更好地把经典研究和现实发展统一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积极投身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专家点评
作者:周家新(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走进经典、把握时代、走向未来
和大多数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青年理论工作者一样,我的求学之路也是从研读经典开始的。为什么要研读经典?研读经典有什么用?怎样才能掌握经典?研读经典有没有高效的方法?历史上的经典能回答时代关注的问题吗?这些都是经常萦绕在青年人脑海中的问题。郭农舟、吴剑锋、李铁铮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也有同感。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研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我们掌握科学理论、走进时代实际、形成方法论自觉、掌握历史主动权的成长过程。
一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中,经典著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如三位同学所说,经典著作蕴含着批判性思维、实践品质、以人为本的人生态度,滋养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收获思想的深度与内省、多元的视角与气度、历史的洞察与反思。
只有深入研究经典,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真正把握科学理论。科学理论不只是几个核心概念、若干重要判断,也不只是一套逻辑体系,更重要的是概念与判断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或逻辑体系背后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经典,能让我们更真实地理解经典作家探索历史规律的实践过程,经典作家探索科学理论的现实指向,经典作家追求客观真理的价值关怀。
经典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探索,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历史的选择。真正理解经典,不是拿着放大镜回到旧论文堆里,而是要用抽象的力量,透过文本探寻思想的过程,开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场域。通过学习经典,年轻人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论思维的历史方位,更积极地明确自己实践创新的方法意识。
二
说实话,研究经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借助经典去理解理论、把握历史、明确使命,需要艰苦的探索。很多年轻人会感叹:“经典太难读了,怎么能读懂经典呢?”“应该怎样看待历史上的经典与当代理论发展的关系呢?”吴建峰认为,研究经典要善于提出问题,勇于从兴趣出发,勤于积累笔记。郭农周在强调研究经典要逐字逐句、反复进行的同时,还提到了思想史上经典著作形成的“文本群体”问题,非常有意义。这直接关系到经典文本研究中的科学方法论。李铁铮从经典研究与问题意识相结合、历史语境与思想史发展相结合、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观相结合三个角度阐述了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我认为,在研究经典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和辩证历史的观点。
研究经典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经典文本是我们案头上的客观存在,经典的创作过程、历史背景、思想语境都是客观事实,经典的传播、阐释也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这构成了我们把握经典的客观前提。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研究经典,就要忠实于经典原文,深挖经典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语境,把握经典的思想观点、叙事逻辑、理论方法。同时,经典传播、阐释的客观过程本身,也构成我们走进经典、把握科学理论、明晰自身使命的必要参照。
研究经典必须坚持辩证历史观。唯物辩证法强调普遍联系、综合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经典作品本身并不是独立的,一部经典作品往往与其他经典作品共同构成另一个“文本群”,相互呼应,记录着经典作家的创新成果。同时,经典作品本身的传播过程和解读结果也内在地构成了经典的力量,是我们把握经典的必然中介。
三
这三个学生专注于当代年轻人如何使用经典来促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论创新,并为建立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恢复活力做出了贡献。 1844年的《共产党宣言》的iCal手稿是要说明的例子。
然而,关于1844年的经济和哲学手稿的广泛了解是马克思提出的疏远劳动理论,如果我们将这一手稿置于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的背景下,那么我们可以发现1844年的经济和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和他们的哲学概念的全面发展。 1844年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经典作品。
对于共产主义宣言,除了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前景与工人运动的实践以及澄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工作之外,除了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结合外,还要阐明马克思的一部分,还要阐明欧洲的一部分,以实现现实,还要阐明这项经典的特定效果。 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年革命之前和之后的工人运动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实际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伊恩革命。
对经典的研究和解释始终与主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关切相结合,以独特的方式应对时代的召唤,应该完全,准确地应用科学理论,系统地和深刻地掌握了时代的要求,并有意识地阐明了斗争的方向,以促进学科和客观的研究。
《景明每日》(第15版,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