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的一个早晨,在河南工作的残疾工人杨华亭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办公室。同事送他去医院后,发现联系不上他的家人,便开始轮流照顾。后来,公司也加入到关怀的行列:支付十多万的医疗费,聘请护士,并减轻同事的工作量,悉心照顾他。
半年的护理中,发生了很多暖心的事:杨华庭孤身一人多年,住院期间十分想家,想喝点陕西老家的米汤,同事们就在网上学着做给他喝。杨华庭病情严重时,同事们在ICU外坚守了近一周,白天等消息,晚上睡在门口的躺椅上、地上……
目前,杨华亭正在逐渐康复,同事们也依然陪伴在他身边。“他的不幸遭遇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不想放弃他。只要他能坚持一天,我们就支持他一天。幸好他坚持了下来,我们觉得很值得。”华智云场总经理秦冲说。
我怕他出事,就想让他喝家乡的米汤。
7月24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上杨华亭的同事崔志超,崔志超介绍,杨华亭是陕西省富县人,今年40岁,多年前因脑梗塞导致肢体残疾。在残联的帮助下,今年初来到华智云场河南漯河就业云场上班,和他一起做后端的线上作业。“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操作电脑,很适合残疾人士。”杨华亭患病期间,他和部门同事负责照顾。
河南上班的残疾人杨华婷,突发脑梗,晕倒在办公室。
“他的状况让人心痛。”同事崔志超说,杨华亭多年独自在外工作,2月7日早上上班不久,突然在办公室晕倒。同事以为是低血糖,送到医院后才知道是脑梗塞。他们给家人打电话,却发现联系不上。“这种情况下,能帮他的只有我们了”,崔志超向公司领导汇报了情况,“领导说,先救他,然后给我转了2万元。”
科室共有7个人,全部是残疾人。看到同事有难,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开始轮流照顾杨华庭。住院初期,由于基础疾病和脑梗塞,杨华庭的病情并不乐观。“他可能觉得自己这次撑不住了。”崔志超说。杨华庭晕倒后,就处于半身不遂、无法说话的状态。在被送进ICU前,他曾用笔在纸上多次写下“米汤”,这是他家乡的一种食物。
进ICU前,他曾用笔在纸上多次写下“米汤”几个字。
“这或许是他的‘最后心愿’,我们一定要满足他。”崔志超说。同事们立即上网查找教程,迅速煮了一碗米汤。但此时杨华亭已经住进了ICU,只有真正病情危重的人才被允许送进去。大家每天轮流守在门外,白天等待最新消息,晚上就睡在门口的地上或躺椅上。米汤容易变质,他们每天都要煮一份,随时备着,“就怕他救不回来,所以在他临终时就给他喝米汤,说是家人送的。”幸好,经过大约一周的抢救,杨华亭脱离了生命危险。
杨华亭转入普通病房后,大家给他喂准备好的米汤。崔志超回忆,当时杨华亭很激动,“都快要哭了,可能是太想家了,控制不住自己。”
同事喂杨华亭米汤
“只要你坚持一天,我们就支持你一天”
崔志超说,守护杨华婷的半年,特别是在ICU的一周,是大家前所未有的记忆。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能如此关心,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更让他感动的是,公司不仅支持他们,还加入到护理的行列。在杨华婷病重的一周,公司领导告诉他,“只要有一线希望,不惜一切代价。”半年来,杨华婷的医疗费、日常开销全部由公司支付,除去医保报销,至今已达13万多元。为了更好地照顾病人,公司聘请了一名护士,还减轻了其他同事的工作量,做好护理。
崔志超介绍,今年4月份,10多个公司领导来看望杨华庭,“老板跟他(杨华庭)说,只要公司存在,只要你坚持下去,公司就支持你。我当时非常非常感动,让我觉得这个公司值得我去努力。”
经过公司和同事半年多的关爱,杨华亭的身体逐渐恢复,能说一些简单的话,也能自己咀嚼饭菜。崔志超说,虽然杨华亭不能完全说话,但他经常向大家表达感激之情。前段时间,他用颤抖的双手给大家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
杨华亭用颤抖的双手给大家写了一张纸条。
公司: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
杨华婷所在的华智云昌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湘江晨报》,他们是一家民营互联网企业,主要为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提供就业,目前有员工1400余人,其中95%以上是残疾人,经过在职培训后,就可以上班拿工资,实现自力更生。
“他(杨华亭)的不幸遭遇让我们很受触动,我们不想放弃他。”公司总经理秦冲说,只要有残疾员工加入公司,我们就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改变他们生活的不便。所以在得知杨华亭患病后,我们告诉他,只要他能坚持一天,我们就不会放弃,会支持他一天。“幸好他坚持了下来,我们觉得很值得。”
图为患者亲属在医院走廊里席地而睡
秦冲说,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为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谋福利,公司这样做是为了让从基层到管理层的所有员工都牢记初心。“有句话叫做好事不问前程,对我们来说,钱是可以赚的,但命是没了就回不来了。”
潇湘晨报记者 于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