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肖 光明日报记者 贾婷婷
近日,记者来到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黄河风光大道万水泉镇花江营子路段,北岸300余亩油菜花海美不胜收,特色建筑林立,整齐划一。南岸数十公里的黄河流域,100余种野生植物与200余种鸟类和谐共存,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自然画卷。
黄河流经包头,大自然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如何利用“黄河资源”优势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地利用好黄河的“水”,以黄河流域为载体,有效盘活乡村农业种植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逐步形成“种、养、销、游、观”的产业链条,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今年,占地2000余亩、集休闲、娱乐、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黄河集市在万水泉镇花江营子村落成,游客可以在这里打卡黄河的美景。近距离游览黄河,沉浸式体验黄河文化。
目前,万水泉镇即将迎来蔬菜收获季。看着自家菜地里长势良好的洋葱、白菜,61岁的张世山笑了。“去年,村里实施科技帮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我家的蔬菜长势很好,亩产增加1500多公斤,亩均收入增加近800元。这几天,村里的农家乐“现在,鱼店等餐饮企业都已经提前跟我下了订单,今年的蔬菜销量有保证了。”张世山高兴地说。
“走吧!我们去黄河吃鱼!”走进黄河万水泉段一家水产养殖基地,刚刚捕捞归来的渔民刘涛兴奋地向大家挥手致意。
在万水泉镇,全镇14.7公里长的黄河自西向东贯穿全镇,该镇有70多年的渔业养殖历史,聚集了27户养鱼户,鱼塘养殖面积达近480亩,先后建成红旗农场渔场、包头黄河鲤养殖场、黄河鲤商品基地,不少渔民开办特色鱼馆,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好水”的美誉。 “好鱼”促进了万水泉镇渔业的发展。
如今,黄河民俗文化园、黄河集市等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主题设施相继建成,“包头有礼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实地考察、民间艺人创作、黄河泛滥主题摄影展等相继开展,让包头人民对黄河开闸的记忆有了更多的载体,让黄河风景名胜区成为游客喜爱的打卡地。
“早上,我们穿越万亩农田,打卡油菜花、荷塘,欣赏黄河沿岸的风光;中午,我们体验烤全羊、牛骨、农家乐等当地特色美食。吃过红烧鸡、黄河鱼等;下午参观农垦兵团文化展览馆、小赵湾村村史馆,感受先祖精神;晚上吃烧烤,欣赏璀璨星空“去黄河集市看灯、看铁花,或者去看看夜景。”稀土高新区万水泉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马会东说,目前,立足于稀土资源优势,黄河沿岸,万水泉镇采取“全区域、全季节、全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形成了做大做强农业、发展产业集群、文化旅游与农业旅游相融合的良好局面。已成形。
光明日报(2024年8月6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