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2024年《人民文学》第7期发表的徐桂香的新作《英雄楼》,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40年前的北军营。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太行山的一个基层连队当排长,不久又被调到师宣传部当文化指导员,后来又留在宣传部当干事。在这里,我第一次认识了徐桂香。
我对徐桂祥的第一印象是大方、豁达,说着一口安徽话,说话时喜欢挥手,强调语气,显得很有自信。那时的我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加上他刚调到机关工作,我们很快就成了朋友。
一个星期天,徐桂祥叫我去一个偏僻的连队。一大早,我们每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兴致勃勃地往郊区开去。那时的道路远没有现在那么平坦宽敞,一辆辆运载货物的卡车驶来,扬起尘土,但我们一路高歌,丝毫不受影响。恰巧,这一幕被一位师长看到了。第二天,他在师部会议上表扬我们,说有两个年轻军官利用星期天骑自行车到基层连队调研,值得提倡。从此,骑自行车下连队成为一种风尚。多年后,我才知道,徐桂祥善于利用一切机会采风,为创作积累素材。
再次见到徐桂祥,是他刚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工作的时候。那一年我在国防大学读书,他听说后,非要请我参加一个小型聚会。聚会人数不多,就他、他妻子和我三人,边吃边聊,回忆起在师部工作的点点滴滴。徐桂祥看似大大咧咧,实则细腻重情谊,常说自己“出身好”,曾在炮兵团英雄炮兵连服役,是一生的荣耀。徐桂祥对导师一直心怀感激,前不久还到导师家乡探亲慰问。读徐桂祥的作品,我最深的感受是,他是一个在部队里吃苦耐劳的人,是一个理解官兵悲欢离合、能产生共鸣的人,是一个善于发现提炼的大师。
《英雄之家》的人物众多,以一个打字员的视角,描写了政府各部门的职员、办事员、助理,以及直属支队的官兵,从师长陆大路到俱乐部的小战士,一一描写出来。看似写得轻松,其实每一个人物都缺一不可。正是这众多的人物,构成了政府正常运转的格局。毕德福和毕然相识的过程,是我很喜欢看的剧情,生动刻画了政府中人与人交往的场景。
看着姚副科长带领大家推材料,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当时在办公室的生活。记得第一次写材料,我一晚上没休息就写完了交给科长,科长看完后就带着两个老工作人员一起推材料。我当时推材料的时候满头大汗,只记得开头还保留着“同志们”三个字,其余的都改得面目全非。对于写材料的人来说,每次推材料都是脱胎换骨。后来我也带人推材料很多次,才体会到当时科长的良苦用心,不仅是要汇聚思想,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更是为了培养和锻炼队伍。
小说写的是住在“英雄楼”里的单身汉们,他们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有理想。“长虹师”是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部队。大家岗位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想有所作为,为“长虹师”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擅长写材料的方天元,到思索改革装备的参谋胡,到盯着问题不放的东南风,到书法功底扎实的韩小寒,到想当作家的毕德福,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卓敏,为了一句“话不要多”而到处求证求真,体现了当代青年军人的可贵品质——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尊重历史、不盲从迷信。
徐桂祥爱写山,大山深处仿佛有无穷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登高望远,有种除了我谁还能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当年所在的部队,是一支英雄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的部队,是全军第一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也是一支与山有缘的部队,从白山黑水走来,一路南下,翻越云贵川横断山脉,进出太行山脉。作为从这支部队走出来的著名作家,徐桂祥对这支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老部队的灵魂深深融入到他的作品中。读他的《弹道无痕》、《马走天涯》、《高地》、《历史的天空》等,记忆中的那片大山,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场景,都会浮现在眼前。 《英雄楼》中,太行山东侧的九道梁是师部所在地,主力部队驻扎在千沟万壑之中,战士们随时准备战斗,只等召唤,便奔赴远方,所向披靡。文中还写道:“站在制高点放眼望去,西边是太行山、秦岭,再西是昆仑山,只见大漠孤烟,长河斜阳。穹顶之下,群山之间,城池无数,村落密布……”正所谓“山中有山,山外有山”。这里的“山”不仅是部队驻扎的山,更是我们记忆中的英雄之山,更是我们内心深处向往的山。
光明日报(2024年8月9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