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黎奥运圣火缓缓熄灭,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19天,34个体育场馆,无数次乘坐班车和地铁换乘,这些数据构成了我的巴黎奥运之旅。在巴黎体育场馆,许多中国记者或亲临现场或通过电视收看,40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92次目睹五星红旗的升起。
新华社摄,巴黎,2024年8月11日。2024年8月11日,钢琴家在闭幕式上演奏。当日,第33届夏季奥运会闭幕式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王鹏
赛场内外,中国体育健儿总是将对祖国的热爱展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无论是夺得奖牌后运动员展示国旗时的自信与自豪,还是国旗未签名要轻轻摆放时的本能反应,亦或是“国家荣誉永远重于个人荣誉”、“为了祖国我还能再战三个小时”这样的表述,无不体现出为国争光是中国体育最鲜明的底色和最执着的追求。
在巴黎赛场上,体育无国界的“经典画卷”多次上演。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后,夺冠的中国选手孙颖莎放弃中锋位置,主动组织韩国、朝鲜混双选手同台自拍。这一席卷网络的高光时刻,真正彰显了奥林匹克精神。
新华社摄,巴黎2024年7月30日电 7月30日,冠军中国组合王楚钦(右三)/孙颖莎(右一)、亚军朝鲜组合李正植(左二)/金沁英(左三)、季军韩国组合林忠勋(左一)/申昱斌在颁奖仪式上。同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合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王楚钦/孙颖莎4比2战胜朝鲜队李正植/金沁英,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刘旭
女子个人全能比赛中,巴西选手安德拉德以0.033分的微弱优势战胜美国体操巨星,成为首位在国际重大比赛自由体操项目上打破拜尔斯不败纪录的运动员。当晚,亚军拜尔斯和季军切尔西两名美国选手以“跪地”的方式向她致意,这也成为巴黎奥运会的“黄金时刻”。
去年世锦赛女子跳马决赛,安德拉德战胜拜尔斯夺冠,“体操女王”以幽默谦逊的方式摘下了自己的皇冠,亲自为巴西人加冕,以跪地姿势,成为体操界的传奇。
新华社照片,巴黎,2024年8月5日。8月5日,冠军巴西运动员安德拉德(中)、亚军美国运动员拜尔斯(左)和季军美国运动员智利斯在颁奖仪式上。巴黎奥运会体操项目女子自由体操决赛在贝西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曹灿摄
巴黎奥运会也让我们看到了体育温暖甜蜜的一面。竞技表现不应该是体育的全部,运动员不仅要经历挑战极限的艰苦奋斗,更要感受到温暖感人的情感。用“不负佛祖,不负君心”的完美方式,向全世界传递爱的甜蜜。
巴黎奥运会混双决赛结束后,中国选手郑思维/黄雅琼横扫对手夺得金牌,颁奖仪式结束后,在数千名观众的见证下,中国男双选手刘雨辰向黄雅琼献上了自己准备好的鲜花,随后单膝跪地,拿出戒指向黄雅琼求婚。在互相确认了感情后,幸福的新人在众人面前拥抱亲吻,向全世界宣告他们的幸福。
新华社照片,巴黎,2024年8月3日。8月2日,刘雨辰(右)向黄雅琼求婚。同日,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决赛中,中国队郑思维/黄雅琼夺得金牌。颁奖仪式后,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刘雨辰在赛场上向黄雅琼求婚。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3000米障碍赛中,33岁的法国女选手艾丽丝·菲诺特以8分58秒67的成绩夺得第四名,打破欧洲纪录。比赛结束后,艾丽丝直奔看台,单膝跪地向男友求婚,这一幕也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现场观众激动不已,纷纷为这对情侣送上掌声和祝福。
作为一名驻巴黎记者,我总能感受到普通人的善良。当我拖着硕大的行李箱走出地铁站时,好心的当地女上班族会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甚至一路把我引到酒店门口;新闻中心和场馆的志愿者也总是面带微笑,热情服务。常常有人看到我长着一张亚洲人的脸,主动用并不那么流利的中文跟我打招呼:“你好!谢谢,再见!”
新华社照片,巴黎,2024年8月2日。8月2日,金牌得主捷克组合西尼亚科娃(左)/马哈奇在颁奖仪式上。同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混合双打金牌争夺战中,中国队王欣瑜/张志珍以1比2不敌捷克组合西尼亚科娃/马哈奇,获得银牌。新华社记者万向摄
总体来说,去巴黎的体育记者们是累并快乐着的。勤奋工作和热爱体育新闻也是各国体育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体育记者们都有自己的组织——国际体育记者协会。
今年7月2日是国际体育记者协会(AIPS)成立100周年。借巴黎奥运会体育记者云集之机,国际体育记者协会6日在巴黎市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了成立100周年纪念仪式。此次仪式在北京第42届奥运会期间举行。其中一大亮点是为报道过10届及以上奥运会的记者颁发奖项。8名中国记者获此殊荣,包括新华社周杰等资深记者和北京日报李远飞等年轻记者。
我的第五次夏季奥运会报道之旅即将结束,虽然依依不舍,但也是时候和巴黎说再见了,2028年夏季奥运会将正式进入“洛杉矶时间”。再见,巴黎;你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