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房屋遭袭击
新闻直击:刘先生,乌克兰军队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已经一周多了,您对俄乌围绕库尔斯克州的争斗有什么新的看法?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事实上,由于乌克兰此前严格封锁相关信息,加之出于信息战和稳定国内民心的需要,俄罗斯没有向外界提供全面的信息,乌克兰很难达到目的。外界对该国的战略目标感到困惑。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关键信息被放出:第一,乌军出动的兵力并非外界最初估计的一两个旅,也不是一两千人,而是至少十几万人。乌军还在向库尔斯克增派增援部队,增援的土地有多少?有的猜300平方公里,有的猜450平方公里。今天,乌克兰当局打破沉默,总统泽连斯基和陆军参谋长塞尔斯基公开宣布,已占领多达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三,外界此前一直疑惑,乌军这次的进攻,是不是跟以往一样是骚扰战术,也就是“拜访”几天。但现在,随着乌军向库尔斯克进发,大量工程机械设备被运进来,开始就地“挖深坑、囤粮”。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乌军是准备“留守”此处了。
我最新的结论是,这是乌克兰方面的一个战略“胜利”,也就是他们准备在自己开辟的新库尔斯克战场,与俄军进行一场“最终的决战”。
数万乌克兰军队入侵俄罗斯
直接新闻:是哪些战略考虑促使乌克兰军队在此关键时刻决定越过边境?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我依然坚持认为,乌军此时做出豪赌的决定,是综合权衡内外三大不利形势后不得不作出的战略选择。
首先,由于乌克兰在国家资源,尤其是军备制造、兵员补充等方面与俄罗斯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战争变成消耗战、僵持战后,形势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如果一直这样消耗下去,不但乌克兰的国力会彻底消耗殆尽,最关键的是,那些可以上战场打仗的年轻人也快被消耗完了。
其次,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西方外援对乌克兰至关重要,如果西方国家停止供给,乌克兰将立即无法继续战争。对于西方来说,外援也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承诺的武器弹药经常无法送达,甚至货物与声称的不符。另一方面,由于担心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捆住”乌军的手脚,一度甚至禁止乌军使用他们提供的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更糟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民众对俄乌关系的认知也越来越严重,旷日持久的战争让人越来越不耐烦。
第三,我之前就说过,俄乌军事战场和美国大选的政治战场其实是高度关联的,大概率当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已经扬言要逼迫乌克兰“求和”,这样的外部形势也迫使乌克兰必须在美国总统大选前拿出一个像样的“成绩”,以“助力民主党”,确保哈里斯上台。
总之,这种打不赢战争、拖不起战争、不愿投降或“求和”的“三大困境”,迫使乌克兰不得不在短期内想出一招,以迅速改变当前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俄罗斯库尔斯克一所房屋发生火灾
直接新闻:乌克兰为何最终选择进攻俄罗斯库尔斯克,来改变被动的战略局面?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确实,我相信在这种形势下,几乎所有人都会本能地认为乌克兰应该在乌克兰东部四国和克里米亚再次发动大反攻。但我曾经说过,在俄俄双方一线都挖掘了大量战壕、布设了密集雷区,谁主动挑起大规模进攻谁就被动、吃亏,甚至找死。去年乌克兰反攻的失败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玩过围棋的朋友应该知道,当棋手发现自己处于中局,很可能输掉的时候,真正的高手往往会下出最后一招,那就是果断地用孤子进攻。把敌人内部打得天翻地覆。这才是乌克兰高层决定进攻库尔斯克的真正原因。
由于库尔斯克是俄罗斯本土,这里没有大量的战壕和雷区,所以乌军不仅可以做到眼不见为净的攻击,更重要的是乌军可以“鹊巢”,就地挖掘自己的战壕、就地布设雷区,静候俄军的进攻。
值得注意的是,自二战以来,俄罗斯从未遭受过其他国家的攻击,再加上乌军此次行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动摇俄军民的士气,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是“可以容忍的”,必须尽快除掉这颗“眼中钉”。这也意味着,乌方号召“库尔斯克决战”并不是什么好事。面对这一提议,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举全国之力予以回应。
图为行驶中的军车
直接新闻:但我们看到,在乌克兰军队闯入库尔斯克一周后,外界并没有看到俄罗斯调集大部队阻止他们,也没有从俄乌前线抽调精锐部队增援,这是什么原因呢?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我认为,在库尔斯克地区,现在的形势和势头似乎并不站在俄罗斯这边,乌军不仅在这个方向增兵,而且还在挖掘战壕,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必须争分夺秒地把乌军包围在这个地方,并将其清理干净,一旦乌军从容不迫地布置好所有的防御工事,库尔斯克战场的局面就会变成“乌克兰东部式”,也就是乌军以密集的雷区为掩护,躲在战壕里与俄军作战。
但问题又来了,由于俄军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集中在乌克兰东部和克里米亚地区,后方基本没有强大的作战部队,如果俄罗斯将精锐部队撤出乌克兰东部和克里米亚,乌军就等着这个时机。不仅乌军会利用西方提供的“海马斯”和F-16战机远程打击俄军增援部队,东部四州前线的乌军也会趁机反攻。也就是说,稍有不慎,俄军有序的增援和撤退就可能被打乱,甚至全军覆没。
由此也可以看出,乌军对库尔斯克号的“匕首露出”攻击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长期运筹帷幄、精心策划的结果,甚至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行了充分的商讨。
作者:刘和平,深圳卫视《港澳台直播》特约评论员
编辑:深圳卫视新闻总编辑郭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