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原女子,大概因为从小就很少看到大海的缘故,每当到有海的地方,我都会去海边走走看看,到了海边,心里就忍不住的开心起来。
今年5月,我来到了位于北部湾、毗邻南海的广西防城港。从历史沿革看,防城港于1993年设立为地级市,至今刚满30岁。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还是一座非常年轻的海滨新城。新城的确处处都是新。此次行程,我们参观了“城市之窗”和国际医学开放实验区等如同城市客厅的地方,真切感受到了新意。相比于生机勃勃的城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腊山古渔村吃的一顿晚餐。
我去过很多村落,但渔村却很少,尤其是腊山这个特别古朴的渔村。这个村落是防城港家喻户晓的——2014年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入选广西首批传统村落、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村落、第四批广西民族特色村落……在我的想象中,一个拥有如此多闪亮头衔的渔村,应该商业气息很浓。而到了这里,却发现这里出乎意料的淳朴——不像很多旅游区那样,这里没有喧闹嘈杂,十分安静祥和。
活动主办方的工作作风也让我们感到无比舒服:下车后,他们和大家简单打几句招呼,就让大家自由活动,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我们约好了吃饭的地方,他们远远地指指点点,就在那里,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们就会聚集。
我和一个姐姐一起逛街,我们先逛了一圈,来到一处空旷的地方,这里叫观潮广场,广场上有一座高台,叫“遥月台”,台上立着李白的塑像,意为“举杯邀明月”。我们悄悄地讨论李白是否来过这里,最后得出结论,不管李白是否来过这里,人间明月始终如一,把他的塑像放在这里没有错。四周有矮矮的篱笆,上面刻着一些诗文,大多庄重严肃,也有洒脱洒脱的,如宋代陈俊卿《赠二子》中的“兴致高时酒三盅,老时书万卷,终身有”,朱熹《德兴县叶元恺家谱》中的“葱汤麦饭宜,葱暖丹田麦解饥”。
我们早早的到了吃饭的地方,一眼望去就是一家“农家乐”,招牌很大,主要有面条和米粉。有海鲜面、海鲜老油面、猪杂老油面、海鲜炒面、蚝油面、瘦肉面、鲜肉炒面、鸡蛋炒面、鲜肉老油面、牛腩面、鱿鱼面、猪杂面……面条比较少,主要有海鲜饸饸面、瘦肉饸饸面、蚝油饸面、老油饸面。对“老油”这个名字很好奇,问了一圈,答案五花八门。其中一种基本答案就是调料,说“老油”的汤香、酸、辣。网上还有人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定义:“老油面是无阶级分化的小吃代表,很受欢迎。”嗯,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旁边的小超市门口有一块更能代表民生的牌子:“电动自行车出租,电动自行车充电。”另一块牌子提醒你这里可以洗脚。岸上的客人兴致来了,便会骑着电动自行车沿着沙滩转;在海里玩完,去海边的客人的脚被海水泡了又咸又湿又黏,确实需要洗一下。
当地朋友说,这里对于游客来说最有趣的景象就是涨潮。
他们喊道:“初一和十五看涨潮!”
他们把这种潮汐称为“天文潮汐”。天文这个词用得很好。在我个人扭曲的解释中,它可以用作名词,指天气,也可以用作形容词,意为“巨大”,类似于“天文数字”中的“天文”。观潮的最佳时间是8月份,届时这里会举办观潮节。据专家介绍,形成潮汐需要4级以上的西南风,最高潮位必须在4.5米以上。
虽然看不到涨潮,但能在黄昏时分面朝大海坐着,一边享受微风和海浪的声音,一边等待晚餐,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朋友们纷纷坐下,聊着这聊着那,偶尔也会默默地看着远处的各种渔船。其中有一艘船看上去特别高大,上面横挂着一排排的物体。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那是灯,晚上开灯的时候,会吸引喜光的鱼。
我们又讲到了疍家人。在防城港,人们经常讲起疍家人的故事。我以前参观过港区华侨历史博物馆,主角也是疍家人。疍家人以船为家,以捕鱼为生。大海是他们的土地,所以他们日常的工作就叫“耕海打渔”,生活生产自成一体,形成了疍家人文化。据说这里每年都有疍家人俗表演,有祭拜社稷、祭海、织网、扬帆起帆、晒鱼、渔民婚俗等仪式和内容。他们的歌谣叫“咸水歌”,顾名思义,就是带有海水味道的歌。我在手机里找了几首歌,都有大海的味道。女儿要出嫁时,感叹道:“大碗虾跳出碗口,爹养个女儿嫁出门。”回来送妹妹的哥哥感叹道:“没竹竿挡大海,嫂子成龙大哥长智归来。”
一边聊天,一边有美味的菜肴端上来,这些菜肴我看着很陌生,于是一边听着当地朋友的介绍,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沙虫、蛤蜊、牡蛎……每一道菜都很美味。
饭后,嘴里还满是香气,唇齿间似乎有种说不出的美味,尤其是盐的味道。盐当然是咸的,但也有独特的甜味。这应该是海盐的味道吧?住在海边,吃着海里的东西,这不就是海盐的咸味吗?
几年前,为了写一本关于厨师的小说,我听过几位烹饪大师讲自己的秘诀。其中一位讲到了盐的地位,说盐在调味中无比重要,被称为“百味之母”、“百味之首”、“百味之王”。他讲的是物质意义,我听了很是感同身受。想起一位经历过世事的老太太,对盐这样说:“人活一辈子,嘴巴要吃饭,心也要吃饭,光有这两种食物是不够的。嘴里的食物要有盐,才有能量;心里的食物也要有盐,才能活得好。”
“心里的食物也要有盐”,这是老太太口头上说的,用书面语来说,就是精神上的盐。有味道的生活,需要一点盐,有了这一点盐,人才能真正活下去。生活的味道,就从这一点盐开始,每个人都有,虽然含盐量不一。而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加起来,或许就是我们眼前的这片海。在这片无边无际的海里,每一滴海水都有盐,都有盐的咸味,这种咸味是汗水和泪水的咸味。一代又一代,在潮起潮落中,这片海盐收集、凝聚了万千种味道。这是无数人想过上好日子的生活,想过上有价值的生活的生活,也是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和敬畏的生活。
光明日报(2024年8月16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