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2时55分将迎来立暑节气。
立夏的秋景,是人间最美的!仰望最高最远的天空,看最宁静的云朵,凝望最柔情的水花,听最美妙的雨声……世界有大美却不言,这无声的立夏,不是最美的。一个悠闲自在的世界。
热身赛结束:角球
握一把纯真的画笔,画一角烟花,赠你一片人生。
央视新闻《夜读》x水墨画家黄晓晓
特别演讲
酷暑结束 · 优美散文
作者:宋英杰
摘自《二十四节气志》
秋末已至,该如何理解秋末的“初”呢?
元代《七十二节气集解》中是这样解释的:“处,即停止,暑气至此止。”显然,“处”是停止或退却的意思,暑气至此止息。“处暑”一词,即“摆脱暑气的烦恼”的意思。处暑节气,并不是说天气不热,而是说一年中最热的天气终于结束了。
“四季皆宜,唯独初秋最宜人。”陆游说,春夏秋冬虽各有美,但最舒适的季节,还是夏暑消散的初秋。
二十四节气中,第一名为大暑,第二名为小暑,第三名为立秋。所以对于忍受酷暑的人们来说,立秋只是一个给人心灵寄托的称呼,而立秋却是带来真正凉爽的节气,所以特别受人们的欢迎。“立秋三日,新凉万金。”
立秋可以用“一出一进”来概括:出,三伏天结束;进,秋天开始。
立暑时节,北方的雨季结束,夏季也结束,天气变得干燥凉爽。因此,在北方,把立暑称为“秋凉”节气可能更为合适。
清朝《京师岁时记》记载了这样一则趣闻:京城里的孩子懒得读书,冬天天冷了就休息,夏天天热了就休息,所以学校在立秋这天就写上“秋凉来读书”的字样。
据说京城很多孩子懒得学习,冬天夏天就休息,天冷天热都是不学习的借口。所以立秋一到,学校就会贴出四个大字“立秋来了,好好学习”。天气不冷不热,别再找借口了,赶紧学习。
立秋时节,秋季学期开始了,秋高气爽,正是学习的好时节,宜人的气候也是我们努力学习的理由。
在南方,立暑时节有“立暑犹热,秋暑犹存”之说。在江南地区,夏季向秋季的过渡,一般从秋分到寒露时节。
在众多描写初秋季节的诗句中,我特别喜欢白居易的这句诗:“热云散去,凉风起。”因为他捕捉到了初秋天气的两种变化,一是风的变化,二是云的变化。
风向变化:
按照节气传说,小暑之初暖风至,立秋之初凉风至。也就是说,小暑之初,风热;立秋之初,风凉。
所谓“世间有冷有热”,天气由热到冷的变化,并不体现在温度的变化,而是体现在风的物理感觉的变化,诗人捕捉到了这种微妙而又微妙的季节差异。
云端的变化:
所谓“离离夏云”,就是那些灰暗浓密,甚至翻腾咆哮的积雨云。民间有言:“五六月见恶云,七八月见善云。”恶云面目狰狞,正是民间对“离离夏云”的俗语。到了农历七、八月,天上的“相貌”迅速增多,吓人的云少了,悦人的云多了,有细密的卷云,也有清淡的积云。
虽然立暑的风云与秋季的清凉还相去甚远,但“热云散去,凉风起”却形容了初秋最有特色的天气体验。立暑的天气真是惬意,让人心情愉悦。
热度结束:快乐与乐趣
王秋水
立夏的秋景,“落日孤雁齐飞,秋水天一色”,秋光浅浅,秋水清澈,水天一色,让人心生感动,不禁怀念远方的人,淡淡的眉间抹去远山”,当你望着一池秋水,秋水就像一只明亮的眼睛,注视着你浅浅的思绪。
听秋雨
夏日的酷暑渐渐退去,秋雨带着期盼已久的凉意到来。初秋的雨不再以它的“力道”压倒人,而是触动一草一木的情感,仿佛有一场无声的旁白。无论是梧桐树上稀稀落落的雨滴,还是突然落在荷叶上的雨滴,一滴一滴,总有一种听觉的美。难怪李商隐要“留心枯萎的荷叶,听听雨声。”
秋梨
“秋梨,立夏最滋补。”随着旱季逐渐临近,长辈们总会多让孩子吃梨。切成片,用牙签挑一块咬一口,脆嫩多汁,甜润滋润。可以榨汁,也可以炖着吃,对脾胃虚弱的人很有帮助。
热度结束:悄悄话
从夏到秋,在无法逆转的季节变换中,有不舍,有遗憾,有收获,有憧憬,还有许许多多未完成的故事……等待你我,在秋风中书写。
凉风一扫天地间的闷热与灼热,清扫人们心中的郁结,在这转折的季节,不妨品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或听一段优雅的音乐,整理凌乱的思绪,规划接下来的旅程,在冥想与顿悟的时空中,渐渐感受到幸福。
“四季皆宜,但最好的是初秋。”
愿你我,在夏去秋来之际,不辜负时间的教诲,拥有一份无忧无虑的心情,加倍珍惜岁月。
制片人:李哲
主编:柴静
责任编辑:李金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