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此次延迟究竟有哪些看点?人民网记者采访权威专家进行解读。
适应时代需要突破发展瓶颈
根据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由60岁延迟至63岁,女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分别由50岁和55岁延迟至55岁和58岁。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已实行70多年,为何要调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小平在新闻发布会上列举了一组数字: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97亿,占总人口的21.1%;65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17亿,占比15.4%,老龄化趋势明显。
基于此,王小平表示,调整法定退休年龄,一是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三是有利于满足劳动者在工作、生活安排上的多样化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政策制度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退休制度要适应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程度,因此需要对包括法定退休年龄在内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
“通过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更好地延长人口红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赵忠说,“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延迟退休可以使一部分劳动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更多地参与劳动力市场,将教育成果转化为人才红利。”
改革应该是自愿、灵活的,而不是一刀切。
决定指出,实施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要坚持小步调整、灵活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具体而言,决定明确,已达到最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职工,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所在单位可以与职工本人协商灵活延迟退休,延迟退休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年。
“自愿原则意味着不会采取一刀切或强制延迟退休的政策,将退休年龄的决定权交给个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袁新说,“同时,我们尊重劳动者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健康状况、家庭状况、职业规划等因素,自行决定是否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改革将通过逐年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方式,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目标退休年龄,确保改革平稳实施。”袁新说。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托幼服务
决定提出,国家建立居家与社区协调、医疗、护理、保健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全民托幼服务体系。
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后,如何更好地提供养老服务?
对此,民政部副部长唐成培提出三点重点:第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安排;第二,做好养老服务基础保障;第三,扩大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可及的养老服务。依托社区积极开展居家服务,加大餐饮救助、医疗救助、社会参与、残疾人照料等方面的政策供给。优化养老机构功能结构,拓展全民养老服务,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唐成培指出。
“要完善困难老年人、残疾人补助制度,继续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建设家庭护理床位。”赵忠指出,“要加快完善养老服务网络,构建普及可及、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织密扎实的养老服务基本保障安全网。”(宋子杰、肖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