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亚庇9月22日电 题:中国乐园来沙巴带来“津式”文化体验
中新社记者 陈悦
9月22日,在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举行的“2024中国乐园—马来西亚沙巴园”闭幕式上,来自天津的老师们向记者分享道,在当地的青少年营员中,居然有人能用纯正的天津话进行交流。
听到老师们的“惊讶”,大乐园武术班班长陈佩珍笑着用天津口音对记者说:“是天津话,有一点”、“跟爷爷奶奶学的”。
当地时间9月22日,“2024中国乐园—马来西亚沙巴乐园”在沙巴州哥打京那巴鲁举行闭幕式。图为当地青少年表演快节奏歌曲。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原来,一百多年前,一百多位华北移民,主要是当时河北省天津县的居民,来到沙巴定居,形成了至今仍存在的亚庇附近的“天津村”,在这里生息繁衍,融入当地生活,其中不少人还能说天津话,还保留着老天津的生活习俗。
陈佩珍的外公外婆都是天津移民后裔,她和母亲都会讲几句天津话,从小“吃饺子、吃凉面、吃疙瘩汤”。因此,当听说中华乐园是由天津海外联谊会和沙巴马中友好协会联合举办,老师都是天津人,课程富含天津民俗文化元素时,陈佩珍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因为从小练武,陈佩珍选择了大乐园的武术班。她从小主要练南拳,但从一位来自天津的专业老师那里接触到了北方武术——长拳,她表示收获颇多。陈佩珍感慨地说,沙巴天气炎热,武术课主要在室外进行。老师刚来的时候,她的喉咙不舒服;但老师认真负责,给学生一丝不苟地讲解和练习,“真的很感动。”
除了武术,陈佩珍和同学们在大乐园里还接触到了快板、制灯、书法、绘画等各种丰富的天津民俗文化和中华文化。正如大乐园的一位教官所形容,大乐园的课程“剑、枪、棍、琴、歌、琴、棋、书画,应有尽有”。陈佩珍说,这些让她对天津和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武术老师教给她的两句话:“练武先学礼仪”、“练武先学道德”。 “老师们不仅教会了我们武术,还让我们了解了武术背后的中国文化。”当天,陈佩珍在代表学生发言时,特意为在场观众表演了老师教的“抱拳行礼”。陈佩珍的同学们还在毕业典礼上表演了一段非常地道的天津快板,虽然学生们学快板的时间不长,但都被评价“说得非常流利,相当不错”。
当地时间9月22日,“2024中国乐园—马来西亚沙巴园”在沙巴州哥打京那巴鲁举行闭幕式。图为当地青少年在汉语教师指导下展示自己制作的双龙戏珠灯。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天津市海外联谊会执行会长冯媛媛表示,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中华文化和中马友谊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出席闭幕式的沙巴州议会议长杨伟光表示,中华文化历史渊源深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我们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力争让中华文化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