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引用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撰写,文献来源已于文末标注,敬请知悉。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关注”,方便大家讨论分享,给你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大家的支持!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位著名学者发明了一个词,不料却遭到了全国妇女的多年责骂。然而,这个不被人们看好的词,如今却成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
那么这位学者是谁?他发明了什么词?为何会引起如此轰动?
1. 古代的第三人称代词
《水浒传》里,西门庆和王婆有一段对话:
王破道:“大人您怎么会不认识他?他丈夫就是每天在县城门口卖熟食的。”
西门庆道:“莫非是卖枣糕的徐三的老婆?”
王破摇摇她的手,道:“不是,如果是他的,那就是一对,师父再猜一下。”
第一句的“他”是指潘金莲,最后一句的“他”是指徐三。
从现在的用词来看,第一句中的“他”字明显是错误的。但在古代用法中,这种情况却很常见。
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没有规范的用法,即便是“他”这个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逐渐演变成为第三人称代词。
同时,“其、伊、渠”三字与“他”一样,都作第三人称代词。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他”字,不区分男女,有时甚至连物体也用“他”来指代,但更多时候代表的是男性,如果要区分男女,只能考虑上下文了。
如《扁鹊会蔡桓公》云:“桓公乃使人问之。”这里的“之”即为扁鹊。
我们今天最常用的“她”这个词在古代就有使用,但并不是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她”字在《玉篇》和《康熙字典》中均有出现,但解为“姊妹”,是方言中对母亲的称谓,并不是指所有的妇女。
《世说新语》中,“伊”字首次被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从此,“伊”开始用来代指情人,并带有更多的感情色彩。
到了宋诗、元曲兴盛之时,“伊”字用来指代女性的次数增多,但文言文中第三人称代词更多见的是“之、其”。
明清以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多以“他”表示,也不分性别。
因此与“他”相比,“她”这个词的使用并不广泛。
直至新文化运动时期,才有文人将“她”字重新带回大众的视野,却因此遭到全国女性多年的斥责。
二、刘半农的烦恼
这位学者就是刘半农。
1878年,郭赞生在翻译一本英语语法书时,突然发现我国第三人称代词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第三人称代词。
英语中有“他、她、它”来指代男人、女人和动物,而我国才刚刚开始推广白话文,语言体系还不成熟。
如果按照以前的习惯,继续使用“他、他、他的、它、它”等词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就很难准确地通过词语表达出所指代人的性别。
尤其经过不同学者的翻译,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出现了差异,一度造成词语使用的混乱,对文学作品的传播极为不利。
因此,郭赞生建议用“他、伊、彼”来对应“他、她、它”,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想法未能实现。
新文化运动时期,许多西方经典被译成中文,进入中国市场,刘半农在此期间成为中华书局的编纂者,主要工作就是翻译外国经典。
但在翻译过程中,刘半农遇到了和郭赞生同样棘手的难题,唯一的不同在于,中国文人已经形成了用“他”来指代一切人和事物的语言习惯。
1917年,为了准确翻译西方文学,刘半农决定在“他”一词的基础上创造一个专用于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
为了使人一眼就能看出所指性别,刘半农建议将“他”的部首改为“女”,造一个新字“她”。
当时刘半农认为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所以当做新创造的人物,后来他得知这个人物很早就出现了,更加坚定了要宣传“她”这个人物的决心。
第一个知道这个想法的人是刘半农的好友周作人。
在周作人的《维新史》中,序言中明确记载了刘半农的文字创作思想。
周作人非常赞同好友使用女性第三人称的做法,但对于“她”这个词的使用却有不同的看法。
在周作人看来,“她”字与“他”字并列,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当时的印刷技术并不先进,如果要印出这个字,就必须重新铸造模型。
于是周作人就提出了这个办法,就是在“他”字旁边注上“女”字,来代表“她”的意思。
在《新青年》翻译的《卖火柴的女孩》和契诃夫的《可爱的人》中,周作人亲自贯彻了自己的想法,把“他”写成了“他的女儿”。
但胡适并不支持周作人的解决办法,他也反对使用“她”这个词。
胡适认为,直接用“那个女人”来指第三人称女性,既直观,又可避免印刷上的麻烦。钱玄同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
钱玄同建议用“何女”来指代女性,用“他”来代表男性,另外,他认为“她”一词应保留其古义,最好造一个新的词来代替“她”。
此外,钱玄同建议,不必用汉字去寻找,直接用英文“她”就可以。
此时,钱玄同正主张废除汉字,采用英文或世界语,以便与其他国家交流。
于是我思来想去,觉得汉字全部废除,没必要再造新字,于是就推翻了第二条建议,主张直接用“她”字。
但是,周作人没有同意钱玄同的建议。
两人经过多次书信商讨,最终决定以“伊”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待大家形成习惯后,即可正式推广使用。
刘半农饰演的“她”一出,就被好友们热议,可见想要把这个角色完全推广开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周作人、钱玄同、胡适等人只谈眼前问题相比,不少人将这句话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对刘半农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3. 极度虐待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男女平等的口号越来越高涨。所以当“她”这个词出来后,性别平等问题就严重阻碍了“她”这个词的推广。
争论的焦点在于两个字的部首,“他”字是单人部首,“她”字是女性部首。
此时人们呼吁男女开放交往,男女同校,废除缠足和足饰,以保障妇女的正常权益。
核心思想是,男女之间除了生理上的差异外,并无任何区别,传统文化赋予的男女界限也应该被打破。
在妇女解放运动积极争取消除男女差异的时候,刘半农为了体现男女之间的差异而发明了“她”这个词,这自然不符合当时的性别平等观。
一位名叫庄父的文人,在《绝物》上发表了一封关于“她”字的公开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庄父认为,既然男女平等,为何要模仿英文的“她”来创造“她”这个词呢?
这位名叫逸轩的作者还给《民国日报》主编邵子立写了一封信,认为既然主张男女平等,就不应该用“她”这个词来区分男女。
此外,过去女性会批评没有称呼女性为“Ms.”,但现在人们用“她”来指代女性,这与称呼某人为“女士”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只是为了区分性别,是不是所有指代女性的词语都要加上“女”字?韩冰也有和逸轩一样的想法。
1920年,韩冰在《这都是刘半农的错》中以讽刺的口吻提出:
如果用“她”来表示女性第三人称,那么女性自称的“我”和称呼女性的“你”前面都要加“女”字,以区别性别。
而且“她”和“他”只有在阅读时才能区分,读音上并无区别,对话时也无法区分,可见这个词的创造有些多余。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反对“她”字的学者中,韩冰始终坚持己见,无论其他学者如何劝说,都无法动摇韩冰的态度。
直到1930年,经过十年的争论,仍然有大批人反对使用“她”这个词,《妇女共鸣》杂志坚决拒绝使用“她”这个词。
因为“她”字和“他”字相比,左边的单人部首被去掉,而右边的部首又被加上了女性部首,这是公开宣称女性不被当做人看待,是对女性人格的赤裸裸侮辱。
1934年,《妇女共鸣》发表了一则特别公告。
大意是,刘半农提倡白话文后,用“他、她、它”来指代男性、女性等对象,所以报刊杂志拒绝使用“她”字,希望投稿的学者、作家注意用词。
1935年8月,妇女共鸣组织再次就“她”字发表公开声明,对第一份声明作出详细解释,并公开拒绝使用“她”字。
在中国现代史上,通过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来拒绝一个词的情况非常罕见。
但“她”这个词的推广却遭到了《女性共鸣》的强烈抵制,可见这个词的影响力有多大。
可以说,就因为“她”这个词,刘半农被全国妇女骂了很多年,但不管有多少人指责他,刘半农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坚持。
4. “她”这个词终于成为一个常用词
对于“她”一词的创造和使用,大家从周作人《改良》中的一篇短序中得知了细节,并以此为据展开了争论。
有意思的是,刘半农并没有参与随后的争论,也很少在公共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
1920年,刘半农赴英国留学,订阅了一份《时事新闻》,从中了解了国内对“她”这个词的看法。
原本心境平静的刘半农读到了韩冰的《这都是刘半农的错》一文,刘半农特意撰写了《“她”字的问题》寄回国内,回应“她”字的必要性。
刘半农认为,“她”字的出现,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区分男女,而是作为人称代词使用,有的指男性,有的指女性。
而且,不管这个词以前是否存在,它的读音和含义是什么,它都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修改。
如果以前没有这个词,我们进行一些创新也没有什么错。
为了证明“她”的必要性,刘半农甚至写了一首诗,题为《教我如何不再想她》。
在这首诗中,刘半农把“她”字贯穿了全文,让很多人在不同的语境中体会到了“她”字的美好意境。
除了这些人的反对外,还有一些人习惯使用“伊”字,他们虽然不反对使用“她”,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很少使用“她”。
例如鲁迅、茅盾、冰心等人都用“伊”来指第三人称女性。
但在刘半农的推动下,1920年,郭沫若发表了散文诗《她和他》,“她”这个词也开始出现在鲁迅的《流浪》中。
胡适、周作人也都用“她”来指第三人称女性。
据统计,1921年至1922年《小说月报》发表的作品中,用“伊”指代女第三人称的作品共有25部,用“她”指代女第三人称的作品共有48部。
1923年,“她”字被收录于《国语总辞典》,解释“伊”之义,从此“她”的使用频率愈发高涨。
最终,鲁迅、田汉、俞平伯等人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使用了“她”字,并且再也没有改变过,彻底奠定了“她”字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她”这个词的争议逐渐减少。
在很多人看来,用专门的词来指代第三人称女性,恰恰体现了性别平等,赋予了女性与男性同等的地位。
1932年,教育部正式将“她”字定义为常用词,这一第三人称代词由此具有了官方身份。
虽然《女性共鸣》等报刊杂志仍在抵制这个词,但却无法改变“她”一词的推广和使用。
刘半农终于看到了自己名字被认可的一天,就连鲁迅先生都夸奖刘半农,说他打过几次大仗。
如今,“她”字的用法已经牢牢印在人们的脑海中,没有人会质疑它的用法,我国的汉字体系也更加完备。
结论:
在我们看来很普通的汉字,在推广之初却引发了全国学者的热议,可见汉字的魅力。
如今,“她”这个词,已经成为力量、坚毅、温暖的代名词。
正是因为刘半农经受住了考验,坚定不移地推广使用“她”字,才使得今天“她”字的使用有了不同的变化。
参考:
现代女性称谓的“她”从何而来?
妇女节说“她”:这个江苏人第一个用“她”来指代女性
【百年党史·青少年研究】刘半农 | 《她》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