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始终走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路上。新修订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国庆假期前夕正式通过,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值得一提的是,该条例自2020年4月颁布实施以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市场情况不断更新。
经过2021年和2023年两次修改,这是该法四年多来的第三次修改。随着法律条款的精心修改,社会各方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也在加深,这为上海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软环境”如何打造“硬实力”?东方卫视《今夜》专题栏目“读懂上海”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发改委副主任朱斌、上海市人大代表韩露律师共同探讨。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3.0版”有哪些亮点?
营商环境好不好,取决于经营主体的评价。新修订《条例》的一个重要亮点是积极回应企业关切,避免重复检查。
《条例》要求市执法部门优化检查流程,指导行政执法单位合理确定检查频次,整合精简行政检查项目,避免同一事项重复检查。推广“稽查码”应用也是实现行政稽查数据归集共享、提高协同监管效率的新内容。
此外,还明确深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工作机制。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已明确落实,相关部门可以共享企业年报信息,避免企业重复报告。
修改决定共21件,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要求、加强涉企政策制定和清理、健全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等多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更加注重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等。企业实体的感受。
不仅告诉公司不能做什么,还要告诉公司可以做什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时认为,此次修改的亮点是增加了许多指导性条款,使条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上海市人大代表韩璐律师也参与了法律修改的相关工作。她认为,立法与改革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营商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立法的通过可以应对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需求。
此外,立法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多法律和制度支撑。比如,在处理一些具体案件时,不仅可以在法律框架内找到解决办法,而且企业行为也可以在这个框架内得到规范。
“本次修法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紧密跟踪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持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营商环境。”上海市闵行区发改委副主任、处长朱斌表示,《条例》对基层执法部门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政府相关部门要综合运用劝说、劝导等手段,对基层执法部门提出新要求。依法通过示范、指导、约谈等方式,加强对违法行为整改的指导;二是一是规范行政检查行为,合理确定检查频次,整合精简行政检查项目。三是提高监管执法效率。 “检查码”的实施和运用,将推动行政裁量基准内容嵌入上海统一的综合执法体系。为执法人员提供指导。
提供专业“出海”服务,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
此次修法也关注了部分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拓展业务、提升规模的诉求。
一方面,企业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帮助分析和判断从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到贸易机会的一切;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及时了解各国的政策法规,包括国际经贸规则、贸易技能、风险防范、争议解决等。
为此,本次修法在第五十条中增加一款,提出有关部门建立咨询服务机制,为企业和其他经营主体提供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政策咨询、培训指导等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 ;支持行业协会、国际贸易促进组织等提供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相关专业服务。
“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越来越注重提供专业服务,这将为企业带来更加专业的指导。”韩璐表示,从本次修法引入第三方机构协助企业发展可以看出,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事,更推动形成强有力的执行力合力为全社会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俗话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营商环境,一切都与营商环境有关”。
需要强调的是,帮助企业“走出去”、“护航”企业“抢占”海外市场,是上海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的一大重点。为此,在法制环境不断完善的同时,AEO企业培训与服务、口岸查验流程优化等各项措施也在一一落实。
所谓AEO就是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获得该资质后,企业在国际通关时可享受相关便利措施,更加快捷、便宜。今年3月,闵行区AEO认证指导中心成立。目前,全区已有38家企业完成AEO高级认证。
朱斌表示,无论是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发展好,还是让外资企业进来、留下来,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除了稳定、透明的政策外,我们还需要继续扩大市场准入,进一步提高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
比如,继续完善重大外资项目专责小组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审批、环评等需要相关部门支持的问题,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开辟绿色发展之路。渠道,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从市到区升级7.0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始终在路上
第三次修改需要放在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背景下看待。 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七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推出近千项改革举措。
今年年初发布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7.0版》紧扣“用户意识”关键词,重点抓好对标改革、完善企业服务、完善监管执法、区域标杆创新营商环境协同建设。五方面推出150项举措。
各区纷纷跟进,推出了本区级7.0版行动计划。黄浦区提出扩大黄浦“一骑筑”站点资源和功能,扩大“多测合一”跨部门共享认证范围;长宁区聚焦虹桥和数字两大战略,海外人才服务和跨境数字贸易。其他方面,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虹口区创新推出“虹口贷”融资快车,赋能园区、楼宇整体授信,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即时审批、一键贷款服务,有效缓解企业燃眉之急。
闵行区率先推出“云开店”和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强化了跨部门监管,由“多检”变为“一检”、“一门多检”,受到企业欢迎。
行动计划不断迭代,上海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截至去年底,上海有经营主体341万多个,其中企业289万多个,每千人拥有企业116.8个。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划。中国市场主体最多的城市。
朱斌表示,从闵行的经验来看,7.0版行动计划的升级主要体现在服务优化拓展、更加注重监管、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 “企业服务、法治保障、对标改革、区域创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四个不变方向。”
“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可以吸引和聚集国内外一流企业来上海投资发展,向世界释放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朱斌说道。
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此前强调的那样,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要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坚持钉钉精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谱写上海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看新闻记者:宋轶、舒克、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