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暖心故事75】
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浩 金浩 孙金星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梦琳
乌鲁木齐凌晨5点,夜色还未深,维吾尔族小伙子木扎帕尔·阿合买提已经上路了。九个小时后,当采集机完成最后一转时,穆萨帕尔体内的176毫升“生命种子”被成功采集。
“孩子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活下去!”无菌舱内异常安静,穆萨帕尔心里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今年7月,穆萨帕尔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的造血干细胞与河南一名12岁患有血液病的孩子成功配型。两个多月的准备和体检、连续七天的动员注射、九个多小时的采集……
“这是一次爱的接力,我不后悔!”穆萨帕尔决心捐款。
为什么这么坚决?故事还得从2020年说起。
当时,穆萨帕尔的妻子因怀孕和生产需要准备血液。穆萨帕尔和妻子都拥有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拥有“熊猫血”的概率约为千分之一。
“当时医院里一袋熊猫血都没有。”穆萨帕尔焦急万分,打了近百个电话。该怎么办?正当木扎帕尔一筹莫展时,新疆稀有血型志愿者团队伸出援手,两名志愿者献出了爱心。最终,妻子平安产下,穆萨帕尔的心落了下去。
爱是一条双向流动的河流。穆萨帕尔还登记并采集了血样,申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此次捐赠使木扎帕尔成为新疆首例成功捐献“熊猫血”造血干细胞。这袋“生命的种子”以最快的速度从新疆抵达河南,给孩子们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穆萨帕尔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从现在起,我有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我将陪伴你走上新生活的道路……”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4日第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