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杰(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东盟人文学院】教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许多国家把影视创作作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推出了制作精良、故事生动、蕴含丰富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影视作品。例如日本的《舞妓的炊具》、英国的《英国不为人知的遗产》等,这些作品描绘了传统仪式、节日、饮食文化,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积淀和思想内涵,让观众体验到独特的文化。魅力。
我国影视制作也开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轨道,从三个维度进行探索和尝试:一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直接表现对象,如电影《白蛇传之恋》讲述了非遗的故事。粤剧形式的电影故事;二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直接表现对象;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线索,如与“咏春”相关的“叶问”系列电影;三是在影视情节中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如电视剧《梦花录》中的茶戏、电视剧《后郎》中的中医、电视剧中的白族扎染技艺等。系列《风在哪里》等影视创作在尝试将非遗融入传统长视频的同时,也在适应短视频的兴起,探索以短视频为载体传播非遗文化遗产。比如国庆期间在海外播出的短片《传承》,讲述了很多广东Z世代年轻人继承和弘扬岭南遗产的故事。 2000后厨师陈晓东致力于复兴传统糕点艺术,制作“醒狮糕”;青年画家高一山尝试用现代绘画技法来描绘舞狮,希望每一只舞狮都有不同的情感; “广绣”传承人梁小曼创新百年刺绣技艺,推出一系列家居装饰、立体刺绣……这群个性十足、“文艺风”的年轻人,将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结合起来元素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还有以英国歌舞、陶瓷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短视频,在海外广受欢迎,播放量达数亿,让海外观众真切感受到民族魅力、工匠精神、东方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美学和历史遗产。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历史深处、与当下生活相融合的动人过程。
随着影视创作理念的不断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视作品中以更加生动多样的方式呈现。通过观看这些作品,人们可以身临古代技艺传承现场,身临其境地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魅力。由于大带宽、低时延,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内容可以通过新媒体快速甚至同步传播给海外观众,实现真正的全球“共享”。影视创作与现代科技、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了非遗主题VR体验等一系列新文化产品和服务,为非遗不断发展和国际传播注入新活力。通过价值衍生来传承文化遗产。
影视创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积累了有益经验。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的国际传播在渠道拓展、人才引进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我们应该发展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和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的国际传播离不开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在做好海外内容输出的基础上,还应着手推动前沿数字技术与影视创意内容的充分融合,用好自媒体传播的新兴力量,形成“长视频+短视频”联手打造长效传播路径,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时尚、现代、具有体验性、互动性的表达方式,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亲和力。影视创作在注重形式创新的同时,也应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准确呈现和深入探索。对于作品中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创作者应深入研究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技术特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感人故事和人文精神。此外,目前影视创作团队中还缺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学术人才。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借鉴民俗学、文学、民族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视角,力争呈现更多前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我们作品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影视内容,提升影视作品文化品质。
相信影视创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强结合一定会擦出更多独特的火花。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非遗影视作品在创作中的比重,积极向海外输出富含非遗元素的优秀影视作品,让观众感受到中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愉快的体验中传承,不断拉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中华文化之间的距离。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6日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