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6000年前它变成了陆地。
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的活动。
孕育了被誉为“上海之基”的马桥文化。
印证了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渊源。
第十八季“发现闵行之美”系列读书活动中,我们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景城中学的青少年阅读《原来的闵行》。今天,大家听到的是《棉白菜绿是我的家乡》的节选。
闵行地处江南,地处平原地区,自然风光显得乏善可陈。没有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没有令人陶醉的湖光山色;没有情感的峰峦叠翠,没有惊心动魄的松涛。但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如果说闵行作为一个曾经的郊区县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话,那么它的棉花和蔬菜种植一定是名列前茅的。是整个上海地区的“大户”。
1929年,上海市民投票选举上海市花,棉花以高票当选。可见当时棉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确实不低。
1929年1月25日,《宣言》刊登了“社会事务局提议设立上海市花”的消息
上海棉花经济长期繁荣。早在明代,为了适应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徐光启在他所著的《农事全书》中写道:“海上官吏耕田200万亩,其中大部分种植棉花,最多不过100万亩”。这种盛况持续了600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上海棉纺织业仍是城市支柱产业之一,郊区成为原棉主要来源地。
上海引进种植棉花始于南宋。最先引进的棉花是上海县乌泥泾,种植在一块叫“八千亩”的土地上。这里成为上海棉花种植的源头,也是13世纪棉花始祖、杰出棉纺织技术创新者黄道婆的故乡。起初,棉织业技术相当落后。元初,自幼漂泊异乡的黄道婆从海南岛归来,带来了从黎族那里学到的棉花加工新方法。他全面革新了棉织技术,广受当地妇女的喜爱。教。
乌泥泾纺织品以其色彩鲜艳、图案复杂、织工精细而深受人们喜爱。这推动了以上海县为中心的松江地区手工棉纺生产的商业化进程,使上海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棉纺织产业中心。 ,赢得了“衣被满天下”的美誉。
1965年,马桥公社三友大队明代墓葬中出土了四件蓝色印花布被。它们上面印有复杂而活泼的白色图案。青花色彩搭配自然和谐,制作工艺精湛。据考证,这是上海乃至全国发现的最早的实际蓝印花布。
20世纪30年代上海县妇女用织布机织布
当地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木制手纺车和脚踏织机,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消失。当地人编织的土布品种很多,主要有芦席图案布、羊壮薄布、雪绿布、斜纹布、格子布等几大类。各类布料所呈现的图案和色彩极其丰富,可以细分为一。款式有100多种,不仅可以缝制衣服,还可以制作被子、床单。除了自给自足外,还通过贸易供应市场。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县一直是棉花主产区,皮棉亩产高达130多公斤。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委、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发现闵行之美”系列读书活动,先后邀请了闵行多所学校的青少年各区要读书好书,善于读书,了解历史,热爱家乡,共同推动“闽市”读书活动的实施。
第十八季,我们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景城中学的年轻人来读《原味闵行》。
只有不忘初心,才有未来。继编印出版五本25册文史丛书《发现闵行之美》后,闵行区政协再次编撰并推出了这本书《原味闵行》,试图全景再现闵行历史发展轨迹。形成了一个非常简短的历史,也试图为闵行提供一个基础。腾飞的宏观画面标志着新的坐标。
全书分为“归王是我的家乡”、“光辉岁月渐浓”、“乡村风景醉人”、“爱上这座城市”四个章节。它用简洁的文字和大量的历史图片,把浩瀚的地方志志、文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术语。地理信息书让更多人快速了解闵行,探寻闵行发展进步的精神品格,感受这片土地的人文情怀,获得奋发前行的能量和动力,推动闵行悠久历史的不断流传。发掘、保护和利用。一本书无法容纳闵行的巨大变化,更无法容纳闵行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怀念。我们希望在历史之树的粗壮树干上剪下几个年轮,寻找微妙的线条,记录逝去的瞬间,留下可追溯的历史底蕴,让闵行厚重的历史文化得以创造创新和开放。 ,为生态人文现代主城区的新征程增添一份雍容华贵之感。从2024年10月开始,第18赛季将正式开播。
一起聆听闵行的声音,发现闵行的美丽……
朗读:于英子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景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