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广阔的太空首次迎来了90后的中国游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神舟十九号乘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同时,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多项活动。航天医学。任务。
自古以来,遨游星辰大海、勘察苍穹、观日月行、凝望远方,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见证着我们探索宇宙的实践。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古老神话传说历久弥新,承载着中华民族祖先对宇宙环境的极致向往和纯朴,太阳和地球的关系,以及时间和空间的演变。认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仰韶、陶寺、红山、良渚等考古遗址也证明,我们的祖先从中华文明初期就注重通过观测时间等方法来积累天文知识和探索方法。后来的大学者顾炎武甚至感叹“三代有余,人人皆知天文”。随着历史的演进,观测统计、仪器制作、历法制定已成为中国古代正常的天文活动,研究精度、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与政治、经济、社会的融合日益紧密。对于宇宙的起源、自然结构和演化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成为古代自然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支撑着古代的人文精神。 、修身齐家、治世、惠民、治国的社会理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不再停留在从地球上“仰望浩瀚宇宙”。相反,我们依靠航天科技优势,推动航天科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成为我国空间科学的起点;本世纪初,我国成功实施了由“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组成的“双星计划”,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协同推进,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宇宙现象和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进入新时代,在新国家制度保障下,“嫦娥”飞月,“北斗”引路,“天宫”看景,“羲和”探空,“夸父”追日,“天问”问天,“天宫”“祝融”落入火中,“鹊桥”加入星辰,“悟空”探索细节,“墨子”测量时间。充满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的大国重要武器和科技成果纷纷涌现,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创新基因凝聚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中,勾勒出中华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变革创新的宏伟形象,将先人的想象变为现实,也以诗承载着我们对诗的期盼。对远方的向往,用遥远的星辰,将中华文化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计划是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载人航天与空间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该计划围绕2050年“成为世界空间科学强国”的目标,聚焦宇宙起源与演化、时空本质、太阳系与生命起源等关键方向,载人深空探索。行星与空间探测5大科学主题提出了至2027年、2028-2035年和2036-205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的科学任务计划,形成了我国空间科学至2050年的发展路线图。该计划旨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持续探索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科学“元问题”,不断实现关键性、原创性、引领重大科技成果,实现“惠及广大人类”。 “卓越与精微”的有机结合,成为我们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伟大征程的重要指引。
从古至今,称为宇宙,上下四个方向,称为宇宙。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和复兴梦想在“宇宙”二字中得到了无限延伸,也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对空间科学的无尽探索。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04日第03页)